工作动态
公益慈善的打开方式能有几种?杭州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杭州发挥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连续六次位列全省城市慈善发展指数首位,慈善文化园、慈善景区、丁丙慈善基地……这些杭州慈善地标您是否曾经打过卡呢?今天我们一起盘点这些年杭州慈善发展的重要历程。   第一篇章 法治引领人人向善   《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于4月11日经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于5月30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7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市首部慈善领域的地方立法,《条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规范杭州慈善事业发展,在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社区慈善、数字慈善、慈善监管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打造“善城杭州”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   第二篇章 慈善信托先行先试   2021年:浙江省全面启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力量,慈善被赋予新的使命。在此背景下,杭州市被列为浙江省唯一的慈善信托专项改革试点城市。   2022年:3月,杭州市出台《关
07/09/2025
查看详情 >
夏日送清凉 关爱润心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下基层”工作要求,弘扬“六干”作风,杭州市残联以“结对帮扶”为抓手,组织党员、干部走访困难家庭,了解群众需求、纾困解难、增进干群感情。   7月气温持续攀升,市残联系统党员干部代表、联合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分别前往西湖区灵隐街道、萧山区党湾镇,对31户困难家庭进行了高温慰问。   走访中,系统党员、干部详细询问了困难家庭的生活现状、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有关情况,认真倾听诉求,耐心解读政策,宣传自强典型,叮嘱防暑降温,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自强自立,保持乐观心态,勇敢战胜病魔和困难。结对群众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他们将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向上面对生活。
07/08/2025
查看详情 >
杭州启动 “夏季送清凉” 专项救助
  连日来,杭州持续被热浪 “炙烤”,高温预警接连拉响。这对于露宿街头或临时陷入困境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生存考验。为保障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安全度夏,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日前全面启动 “夏季送清凉” 专项救助行动,为他们送去烈日下的阵阵清凉。   自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以来,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组织的 “救助急先锋” 巡查队伍,按区域分批次化身烈日下的 “清凉使者”,深入杭州主城区的公园凉亭、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流浪人员易聚集区域,主动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陷入困境者进站避暑。   对于劝导后不愿去救助站的流浪乞讨人员,工作人员则会发放防暑救助物资,包括食品和水、衣物、口罩、风油精和藿香正气胶囊等防暑物品。   此外,工作人员会向他们发放救助引导卡,卡片上清晰标注求助电话与救助站地址,方便他们随时联系,从而获得及时有效的救助。   除加大街面劝导救助外,杭州市救助管理站还充分发挥 “站内避暑” 功能,畅通24小时值班
07/07/2025
查看详情 >
我国拟立社会救助法!这些规定与我们有关
  医疗、上学、住房……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低收入群体的困难情形正发生变化。哪些人可以成为社会救助对象?救助的申请程序是否便捷?近日,社会救助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首次审议引发社会关注,草案中有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和民民一起抢先解锁三大看点!   扩大社会救助范围 增加这些家庭作为救助对象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我国低收入群众的困难程度、困难情形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有的面临基本生活问题,有的在医疗、住房、孩子上学、就业等方面存在实际困难。   社会救助法草案明确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在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社会救助对象的基础上,增加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作为社会救助对象。对不同社会救助对象,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分别给予相应的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草案规定,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由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医疗、教育、住房
07/04/2025
查看详情 >
临平区“善行临平 点亮光明”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为关心关爱困难家庭,弘扬慈善精神,向社会传播正能量,6月30日,临平区助联体携手临平区慈善总会、杭州宝岛眼镜临平旗舰店启动“善行临平,点亮光明”公益活动。区民政局党委委员、四级调研员、区慈善总会副会长许军红,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杭州宝岛眼镜公司相关负责人,各镇街社会救助工作负责人、镇街助联体服务站工作人员参加启动仪式。   “善行临平,点亮光明”公益活动由区助联体联合区慈善总会、杭州宝岛眼镜临平旗舰店共同发起,旨在通过为临平区在册收入型低保、支出型低保、低边家庭提供免费眼镜,帮助他们提高生活品质,传递社会温暖。该项目将为临平区的困难家庭免费提供500副近视眼镜,包含视力检查、配镜服务等。   临平区民政局党委委员、四级调研员、区慈善总会副会长许军红在致辞中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社会救助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高度赞扬了杭州宝岛眼镜临平旗舰店的积极参与和社会责任感。捐赠仪式环节,杭州宝岛眼镜临平旗舰店向区助联体进行了爱心捐赠,区慈善总会为杭州宝岛眼镜临平旗舰店
07/03/2025
查看详情 >
全市首部慈善领域地方立法来了 在捐赠激励、数字慈善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7月1日起,我市首部慈善领域的地方立法——《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据悉,《条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慈善组织、捐赠激励、慈善信托、社区慈善、数字慈善、慈善监管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全面规范杭州慈善事业发展,为打造“善城杭州”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   《条例》对慈善组织形式和登记认定程序进行规范,增加民政部门应当多元化培育发展慈善组织、鼓励企事业单位依法设立慈善组织的规定,以及鼓励和支持成立慈善行业组织的规定;在慈善募捐、捐赠方面,《条例》新增了鼓励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开展慈善捐赠、设立慈善项目的规定;《条例》同时明确杭州鼓励和支持以多种形式设立慈善信托,鼓励探索开展不动产、股权等慈善信托财产登记,并对慈善信托受托人的管理责任进行补充完善;“数字慈善”是杭州慈善工作的亮点,《条例》明确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慈善信息共享机制,依托统一的慈善服务管理平台,开展信息、数据的归集管理和交换共享,并为公众查询慈善信息、寻求慈善救助等提供便利;此外,《条例》在增加慈善人才、国际交
07/02/2025
查看详情 >
杭州:全力打造“弱有众扶”社会救助新格局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的保障底线。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困难群众对社会救助的需求逐步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由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向提升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转变。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民政局坚持政府统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大局下推进“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通过数字驱动、机制创新、服务优享,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转变,社会救助综合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聚焦“谁该扶” 打造多维识别“弱”的覆盖机   精准救助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确保社会救助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实施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的精准度,杭州市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多渠道集成数据,建立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完善救助对象认定机制。民政部门统一认定后,根据救助对
07/01/2025
查看详情 >
2025年基本公卫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99元
  新华社记者26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99元,比上年增加5元。   新增经费聚焦“一老一小”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结合“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体重管理年”等重点工作,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健康服务。   据了解,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内容较往年有所优化。2025年起,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中增加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正位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内容,医疗卫生机构将异常情况及时推送至有关专病管理业务信息系统。同时,对健康风险较高的老年人相应增加随访频次。   慢性病患者基层连续服务也进一步强化。慢性病病情控制稳定的,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据服务规范开展健康服务和随访;控制不稳定的,增加随访频次,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并追踪随访。此外,依据信息化手段整合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一张表,并强化非药物干预服务。   为促进基本
06/30/2025
查看详情 >
下月起实施!杭州首次立法,这些事与我们有关
  近日,《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正式颁布,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慈善捐赠、慈善信托、社区慈善……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条例》中有哪些新规定?和民民一起去看看!   作为我市首部慈善领域的地方立法,《条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规范杭州慈善事业发展,在慈善组织培育、社区慈善发展、慈善信托创新、数字慈善建设、慈善领域监管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打造“善城杭州”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   专项政策支持 提供便利服务   《条例》明确要求,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将慈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专项政策措施并安排必要资金予以支持。民政部门作为慈善工作主管部门,将统筹协调慈善事业发展,培育慈善组织,优化慈善资源配置。财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将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其中税务机关将重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捐赠人、慈善组织提供便利服务。   鼓励单位设立慈善组织 培育发展多元化
06/27/2025
查看详情 >
浙江杭州上城区:织就一张温暖而坚实的保障网
  “咔嚓、咔嚓……”伴随着剪刀清脆的声响,家住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的许先生原本凌乱的发型变得整齐利索,整个人也精神焕发。“我腿脚不便,出门理发比较困难,你们真是帮了大忙!”许先生紧紧握住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温馨的一幕,是上城区为困难老人提供免费义剪服务的日常写照。   近年来,上城区聚焦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打破部门壁垒,联动22个民生部门,积极探索救助新路径。按照对象分层、服务分类、覆盖全面、协同高效的思路,上城区创新“物质+服务”一站式帮扶模式,形成政府联动全方位兜底保障、社会联动全要素发展增能、平台联动全周期生活帮扶的救助模式,织就一张温暖而坚实的保障网。   加强动态监测 推进低收入家庭帮扶工作   “真没想到,即便我不符合低保条件了,政府还一直惦记着我。若不是生病,我实在不愿给大家添麻烦。”近日,谈及党和政府的关怀,家住紫阳街道新工社区的王先生湿了眼眶。   按照相关规定,王先生于一年多前不再符合
06/26/2025
查看详情 >
爱心桌椅暖童心,建德127名儿童收到这份特殊礼物
  在杭州,有一个传递温暖的日子——“公民爱心日”。二十年来,它始终践行公益,扶助弱势群体。今年,第二十届活动特别关注低保低边家庭儿童和适龄读书儿童,通过捐赠学习桌椅和护眼台灯,切实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为成长护航。   本次爱心行动由杭州市文明办联合杭州市慈善总会发起,建德市文明办积极响应,携手市民政局和各乡镇街道共同落实。为确保帮扶精准到位,建德市依托日常困难儿童档案和“浙里护苗”系统平台数据,全面梳理、精准筛选出最需要帮助的孩子名单。   收到杭州精心准备的物资后,建德市迅速行动。市文明办、民政局与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组成派送小组,对照名单,逐户上门,将这份承载着爱心的礼物送到孩子们家中。   考虑到桌椅搬运安装不易,工作人员每到一户都合力搬运、认真组装,还细心调整高度,确保适合孩子使用。莲花镇,收到礼物的小萱(化名)眼里满是惊喜:“这桌子能放下我所有课本,还有台灯,以后写作业太方便了!”   此次“公民爱心日”活动,建德市
06/25/2025
查看详情 >
20年捐款不停!这位“90后”独臂老兵才是真偶像
  “小窦,今年社区春风行动的捐款我先提前交给你。” “冯奶奶,您就放心吧,我一定帮您捐到慈善总会灵隐分会。”   在五月的最后一天,西湖区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迎来了一位“老常客”,居民们都亲切地唤她“金粟奶奶”。金粟奶奶是谁?——优秀的共产党员、残疾退役军人冯一枝。   这位“90后”,虽白发苍苍却依旧精神矍铄。二十年来,她省吃俭用,将退休金以及补贴中的几千乃至万元的积蓄,源源不断汇入红十字会和“春风行动”的暖流里。   “省一口饭,就能帮人一口饭。”如今已95岁高龄的她又再次来到社区,将自己省吃俭用的20000元捐赠给慈善总会灵隐分会。   “金粟奶奶”冯一枝的生命光芒是在战火淬炼中点燃的。1948年,四明山游击战的烽烟中,年仅18岁的冯一枝为革命失去了宝贵的左臂。突遭重创,她却以钢铁意志选择了坚强,并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用仅存的臂膀继续托举战斗使
06/24/2025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