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杭州市“春风行动”第25年开启 期待你献出一份爱心
  杭州杨公堤西边隐秀桥以南,“春风行动爱心碑”掩映于烟波绿荫之中。碑体上铭刻的既有知名企业,也有“杭州一家人”“一市民”等普通市民。   “春风行动爱心碑”是杭州的一道独特风景。   2000年,在杭州市总工会连续多年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的基础上,杭州市委、市政府首创以“社会各界送温暖,困难群众沐春风”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推出7大方面33项惠民政策,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品质。通过组织“春风行动”,杭州构筑了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帮扶困难群众的“爱心绿色通道”,主动适应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鼎力支持、无私捐助下,“春风行动”已累计为505.89万户(次)困难家庭发放救助慰问金42.27亿元。   2025年到来了,杭州市“春风行动”也迎来了第25年。   新的一年,“春风行动”将进一步优化帮扶机制,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创新项目实施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擦
01/03/2025
查看详情 >
这件好事杭州做了25年
  杭州市杨公堤西隐秀桥以南,“春风行动爱心碑”掩映于烟波绿荫之中。碑体上铭刻的既有“娃哈哈”“阿里巴巴”“腾达建设”等知名企业,也有“杭州一家人”“一市民”等普普通通的市民。   “春风行动爱心碑”是杭州的一道独特风景。它彰显着这座城市对每一位困难个体的善心与关怀,呼唤着更多“爱的奉献”。   2000年,在市总工会连续多年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的基础上,杭州市委、市政府首创以“社会各界送温暖,困难群众沐春风”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推出7大方面33项惠民政策,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品质。通过组织“春风行动”,杭州构筑了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帮扶困难群众的“爱心绿色通道”,主动适应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5年来,“春风行动”化身困难群众的忠诚护卫,“送温暖”“送清凉”“娃哈哈?春风助学”“阿里巴巴?春风助医”及外来务工人员“春风助困”等十余个救助项目接力推进,有力补充了政府对困难群
01/02/2025
查看详情 >
“春风行动”25载 见证温暖杭城
  在杭州市杨公堤西隐秀桥以南,有一块“春风行动爱心碑”掩映于烟波绿荫之中。碑体上铭刻的既有“娃哈哈”“阿里巴巴”“腾达建设”等知名企业,也有“杭州一家人”“一市民”等普普通通的市民。“春风行动爱心碑”是杭州的一道独特风景。它彰显着这座城市对每一位困难个体的善心与关怀,呼唤着更多“爱的奉献”。   伴随着2025年的春风,杭州市“春风行动”也迎来了第25年。新的一年,“春风行动”进一步优化帮扶机制,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创新项目实施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擦亮“春风行动”金字招牌。   1月2日,记者从杭州市总工会了解到,今年的“春风行动”除了在市职工服务中心(上城区岳王路3—5号和东宁路501号)现场捐款外,还可以扫码在线捐款,或通过“杭工e家”APP捐款献爱心。   24年来,“春风行动”化身困难群众的忠诚护卫,“送温暖”“送清凉”“娃哈哈?春风助学”“阿里巴巴?春风助医
01/02/2025
查看详情 >
富阳区聚焦资源整合 有效拓宽募捐渠道
  富阳区连续24年组织“春风行动”募捐活动,今年有2.57万人次参与活动,接收捐款863.63元。利用“富小慈”线上平台,打通银联在线、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捐赠渠道,鼓励“指尖公益”、“随手公益”。抓住“中华慈善日”、总会成立20周年、换届选举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宣传发动,组织义卖义演。
01/02/2025
查看详情 >
最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增发这笔钱!
  民政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元旦春节前夕提前发放救助金或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要求会同当地发展改革部门及时按规定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尽可能减小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认定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进一步细化认定条件,将暂不符合救助帮扶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对符合救助帮扶条件的,及时给予相应救助帮扶。   通知强调,要规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兜底保障政策,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要进一步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明确转办、转介服务流程和时限,大力推行社会救助经办人员依法依规办理和困难群众诚信申报“双承诺”制,坚决防止和杜绝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行为。
12/31/2024
查看详情 >
省总工会启动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工会送温暖行动”
  即日起至2025年2月12日,全省工会系统统一开展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工会送温暖行动”。省总工会将组成12个送温暖慰问组,赴各市和相关产业开展慰问活动。   此次“工会送温暖行动”重点放在困难职工家庭帮扶上,包括:因非个人意愿下岗失业、家庭收入水平明显偏低、子女教育费用负担过重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因患大病、遭受各类灾害或突发意外等情况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关停并转等困难企业中,因停发、减发工资而导致生活相对困难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的职工和因公牺牲职工的家属,因重大疾病手术、住院的职工。适当兼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灵活就业人员,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在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和艰苦岗位职工。   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省总工会本级专项送温暖资金比上一年度增幅66%,并带动全省市县两级总工会和各省级产业工会筹集和安排1.3亿元资金。   不仅如此,与往年相比,“工会送温暖行动”还扩大了
12/30/2024
查看详情 >
春风十里不如你,爱心捐赠暖人心——临安区2025年“春风行动”爱心捐款倡议书
  为助力临安在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道路上稳步迈进,精准落实“扩中”“提低”目标,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经区委同意,临安区总工会秉持初心,再次扬起2025年“春风行动”的爱心风帆。   自2000年以来,“春风行动”已扎根临安24年,它犹如一颗爱心种子,在全区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精心浇灌下,成长为一棵庇佑困难群众的参天大树。我们积极组织爱心捐赠,机关干部率先垂范,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大家齐心协力,用点滴爱心汇聚成磅礴力量;我们不断丰富帮扶内涵,围绕职工就业、子女教育、医疗救助、生活保障等核心需求,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体系,让“春风”吹进每一个困难家庭,温暖每一位困难职工的心;我们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精细管理每一笔善款,让每一份爱心都能化作困境中有力的支持,发挥最大的效能。24年来,我们累计募集资金1.97亿元,救助困难群众超过18.9万人次,奏响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乐章,彰显出临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深厚人文情怀。   广大
12/07/2024
查看详情 >
运河街道开展“乐享童年”困难儿童保护与关爱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满足儿童的成长、心理、社会融入需求,运河街道使用共富基金,推出“乐享童年”困难儿童保护与关爱项目,发起困境儿童关爱专项行动,助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入户调研守护成长,爱心传递实现愿望。该项目由临平区东湖街道小蜗牛公益服务中心承接,组织志愿者们上门走访困境儿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实际需求,并将走访记录归入档案,累计走访了困境儿童家庭30余户。了解需求后,运河街道对儿童需求进行梳理并链接资源,完成书包、篮球、图书、服装等“微心愿”发放33个,让困境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特色活动促进发展,梦想启航点亮希望。2024年7-12月,运河街道组织志愿者们在街道辖区内开展了困境儿童各类特色活动8场,共计服务困境儿童超110人次,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阅读陪伴、手工制作、普法宣传、康复指导、健康饮食、爱心点心及健康检查等内容,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提高社会参与度,让儿童更有归属感和参与感。活动中,运河街道积极链接
12/27/2024
查看详情 >
春风常驻暖人心!临安启动新一年“春风行动”
  25日下午,我区举行“春风行动”动员会,拉开新一年“春风行动”的温暖大幕。区委书记杨国正主持并讲话,杨泽伟、钱美仙、李赛文、汤丽玉等区四套班子领导,监委主任,法检两长,副区长级领导,人武部部长参加。   “春风行动”是我区帮扶救助困难群众的总载体、总抓手。二十余年来,我区持续深入推进“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四季关爱行动,全力实施“健康保障、稳岗就业、品质生活”三大“春风助富”工程,累计筹集资金1.97亿元,救助困难群众超过18.9万人次。   杨国正指出,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春风行动”帮扶救助格局不断完善、帮扶救助对象不断扩大、帮扶救助内容不断丰富,逐步发展成为一项解民忧、暖民心的重要民生工程。   杨国正要求,全区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春风行动”的重要性,持之以恒将“春风行动”组织好、引导好、开展好。要提升行动实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加关心关爱弱势群体,更加公平公正做好社会
12/26/2024
查看详情 >
筑牢全方位全周期“共富型”医疗保障体系
  “申请手续简单了,我们提供相关材料后很快就通过审核。之前看病总费用花了90多万元,这笔补助对家里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杭州市临安区的何女士身患白血病,昂贵的治疗费用带来了沉重负担。得益于杭州今年推出的困难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封顶制,在基本医保报销和西湖益联保赔付的基础上,她又拿到了11万余元的医疗费用补助,有效减轻家庭负担。   聚焦“小切口”,护航“大民生”。今年以来,杭州市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眼于增进民生福祉、解决急难愁盼、回应民生关切,以医保领域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线医疗保障,通过深入落实医保便民惠民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防范因病致贫返贫,为困难群众再添“防护线”。杭州全面推行困难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封顶制,建成集“主动发现、源头管控、梯次减负、兜底保障”于一体的多部门协同应用系统,对经过医保三重制度保障、惠民保结算,并享受各部门各类医疗帮扶后,特困人员5000元、低保家庭3万元、低边家庭5万元以上的年度合理医疗费用给予100%兜底保障。目前,
12/26/2024
查看详情 >
杭州市余杭区举办“数字融合·救助慈善新篇章暨助联体赋能沙龙”活动
  为深化救助与慈善融合帮扶新模式,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和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要求,积极探索服务类社会救助有效路径,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救助需求,12月19日,由余杭区民政局指导,区助联体、区慈善总会主办,云上公益服务中心、区智慧公益慈善服务中心承办的“数字融合·救助慈善新篇章暨余杭区助联体赋能沙龙”活动在该区成功举办。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省现代互联网研究院、拱墅区助联体高级社会工作师等相关领导及阿里巴巴公益技术团队参加活动。   活动从“三级联动、亮点纷呈、品牌突出”三个维度,展示了该区助联体2024年度的工作成果。赋能沙龙活动分“救慈融合经验分享”“数字赋能救慈融合”两个篇章。在“救慈融合经验分享”环节,剖析了“救助慈善”双轮驱动模式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实践成果,通过具体案例与数据展现了这一模式的应用前景。分享了在资源整合、社区参与和品牌建设方面的“救助+慈善”工作实践,为余杭区助联体未来的“救慈融合”提供了工作启示和参考。在“数字赋能救慈融合”环节,介绍了国内数字技术在救助慈善领域的前沿应用,并为余杭区“救
12/25/2024
查看详情 >
西湖区“善居工程”圆满完工
  家住西湖区转塘街道的沈女士站在她焕然一新的厨房和卫生间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原来,前段时间沈女士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沈女士是西湖区的低保户,过去生活条件简陋,房屋年久失修,冬天没有稳定的热水洗澡,厨房的油烟机也在很早以前就已经“罢工”,这些都严重的困扰着她的日常生活。   正当她一筹莫展的时候,社区帮扶工作人员联系上了她。不久之后,PVC吊顶、崭新的油烟机、煤气灶、花洒……一样样地进了沈女士的“新家”。她感慨地说:“以前做饭、洗漱都是凑合着过,现在都成了一种享受!”而沈女士家的这次美好变化,正是西湖区民政局与区慈善联合总会携手策划并大力推进的2024年“善居工程”带给西湖区困难家庭的美好缩影。   随着厨房中缭绕的油烟逐渐消散,卫生间内的潮湿与不便也悄然成为过往,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洋溢着温馨与希望的生活空间。“善居工程”自今年8月初启动以来,便以精准帮扶为核心,根据困难群众的居住现状和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一户一策”的改善方案。在西湖区的
12/24/2024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