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西子潮涌春风渡 甘孜广元少年归 30名甘孜广元大学生在杭完成跨越千里的“职业成人礼”
  8月8日,随着两架航班从杭州萧山机场分别起飞回成都、广元,2025年杭州市“春风行动”——“春风助学职业体验训练营”顺利落下帷幕。来自甘孜州、广元市的30名大学生在为期6天的行程中,通过企业参访、大咖分享、文化浸润与职业规划课程,完成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成长之旅。   此次活动由杭州市春风行动办公室主办,这也是开展“春风助学职业体验训练营”的第八个年头了。据悉,“春风助学”是杭州市“春风行动”的助学帮扶品牌,主要资助困难家庭子女就读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高等职业学校。自启动以来,资助范围不断扩大,已延伸至杭州对口帮扶地区,至今已帮助5万余名困难家庭学生走进大学校园。除了提供助学金,近年来,通过“春风助岗”专场培训、招聘会和“春风助学职业体验训练营”等形式,为春风学子们铺就一条充满光明的职业道路。   科技+文化“双轮驱动”,让课堂“动”起来   8月4日上午,
08/12/2025
查看详情 >
跨越六年的爱心接力
  前不久的开学季,富阳区益路同行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再一次来到湖源乡新三村,为村里刚考上大学的胡氏双胞胎姐妹送上来自于73位爱心人士的捐款3万余元。   益路同行公益服务中心和胡氏双胞胎姐妹结缘于2019年。当时,益路同行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骨干俞连富和负责人徐晓燕得知姐妹俩即将步入初中就学,但因家庭实际困难而一筹莫展时,第一时间联系了场口镇中。学校迅速响应,全额资助三年用餐费,免除校服和床上用品费用。   6年来,姐妹俩多了几位来自益路同行公益服务中心的亲人:漂亮阿姨潘苏英,两位干爸章有浙、胡福权。他们每月准时送去300元生活费,6年从未间断。益路同行志愿者们每月风雨无阻的陪伴,用爱让这个家庭越来越幸福。   今年夏天,好消息传来,姐姐胡奕娟考上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妹妹胡奕秀考上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喜悦之余,每年35250元的学费却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得知情况后,俞连富率先捐款,并发起募捐。短短半个月,73位爱心人士共捐
09/18/2025
查看详情 >
杭州余杭:一张护理床,托起困难家庭“稳稳的幸福”
  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四岭村,54岁的章阿姨因智力二级残疾长期卧床,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照料她的重任,全落在了年过六旬的丈夫身上。喂饭、翻身、清洁……老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些繁重护理工作。由于必须全天候守护妻子,他根本无法外出工作,全家每月仅靠507元的基础养老金维持生计,生活的压力让这个家庭举步维艰。   没有专业护理设备,每一次护理都是对体力和精神的巨大考验。长期弯腰导致老人腰背劳损,独自搬动妻子时还得时刻担心发生意外。一张能调节高度、带防护栏的专业护理床,成了这个家庭最深切的期盼——它不仅能提升章阿姨躺卧的舒适度,还能显著减轻其丈夫护理的负担。   了解到章阿姨一家的困境后,四岭村采集员第一时间将老人的心愿上传至“余爱同行·闲置精准送”公益平台,很快匹配到一位爱心人士捐赠的全新多功能护理床。近日,采集员将护理床送上门,亲自安装调试,耐心讲解使用方法和安全事项。当崭新的护理床安置完毕,章阿姨的丈夫轻抚护栏连声道谢:“这下好了,老伴能躺得舒服点,我也能省点力气了……”
09/17/2025
查看详情 >
AI赋能,推动数字时代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阿里巴巴“爱(AI)有行动”95公益周生态大会在杭州举办。此次大会由阿里公益与蚂蚁集团公益联合主办。大会通过“启”“创”“AI”“行动”四个部分,展示过往公益领域的许多暖心瞬间,分享AI带动公益事业无限可能的理念与行动。近600位生态伙伴到场参加生态大会。    中央网信办财务局局长、中国慈善联合会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梁立华以《以AI赋能,推动数字时代公益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发言,提出AI赋能是推动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公益慈善事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正成为AI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的重要驱动力,“AI+公益”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公益的透明度与社会信任体系。她表示,中慈联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落实党中央“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搭建公益行业与数字技术的桥梁,推动整个行业迈向“质的飞跃”的具体行动。中慈联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将推动数字赋能,从平台做起,共同汇聚向善力量。   中慈联数字
09/16/2025
查看详情 >
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9月5日至7日,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在杭州城西银泰城与武林夜市两地联动,举办大型青少年公益慈善活动,以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广泛传播慈善文化,推动公益融入城市日常。   在“‘益’起武林·爱满杭城”95公益周活动现场,公益打卡体验区、义卖区吸引大量市民驻足。众多夜市商家加入支付宝“消费捐”行动,为患病困难儿童提供持续帮助。此外,多家商户通过义卖、募捐,为困境青少年帮扶、特殊群体融合及素质教育等项目筹集善款。在杭州城西银泰,志愿者们用义演、义卖、互动展示等形式,让慈善理念实现“公益出圈”,呼吁更多人关注青少年的未来。   “中华慈善日”前后,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省内社会组织,在多家公益平台发布公益项目十余项,多渠道广泛宣传,联动市、县两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及青年社会组织,聚焦学业资助、医疗救助、乡村振兴、紧急救援等多领域,共同开展具有“青年味”和“公益心”的系列慈善行动,线上线下配合发力,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企业、乡村、社区和家庭,让慈善文化温暖每个角
09/15/2025
查看详情 >
村村有行动 爱心托举学子梦
  近日,义桥镇多个村社联动乡村爱心人士联谊会,密集开展奖学助学活动。从表彰优秀到精准帮扶,从经验分享到健康关怀,一系列务实举措不仅为学子们送上“家乡助力”,更在全镇营造出崇学向善、共促教育的浓厚氛围。   联三村以“会”为媒,在首届乡村爱心人士联谊会第二次会议上,现场表决通过优秀学生奖励草案,并为5名学子颁奖,将乡村爱心人士的共识转化为激励学子奋进的具体行动。河西村则把奖励环节融入新生开笔仪式,为优秀学子代表颁发助学金,还邀请研究生代表现场“传经送宝”,让刚入学的孩子直观感受“榜样的力量”。   蛟山村的优秀学子奖励表彰大会上,镇村干部与乡村爱心人士联谊会成员共同为学子颁奖。3名学子代表分享的学习心得,让现场成为励志交流的小课堂。北坞村同样交出亮眼“助学答卷”,今年为6名考取重点院校的学子颁发荣誉证书与奖学金。该村乡村爱心人士联谊会设立的“共富基金”已累计资助30余人,成为村里人才振兴的“助推器”,而“反哺桑梓、育才兴村”的宗旨,更让这份爱心代代相传。
09/12/2025
查看详情 >
为困难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日前,杭州市民政局联合萧山区举办“弱有众扶 携手共富”杭州市社会救助服务助力共同富裕成果展示暨福彩直通车主题宣传活动,全面展示“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成果。   为进一步激发多方主体参与救助帮扶,合力共筑“弱有众扶”民生保障网,现场,杭州市“帮一帮”服务类社会救助助力共同富裕三年行动正式启动。2024年至2026年,杭州将深入开展百名人才强基、百个基地增收、千万创投解忧、千社联动帮扶、千万共建携手、千方百计暖心、万份保险护航、万个心愿点亮等“百千万”服务类社会救助助力共同富裕八大行动,全力打造“帮一帮”救助服务品牌,为社会救助事业转型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杭州经验”。   当天活动中,全省首个《弱有众扶体系建设规范》市级标准和《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运营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同步发布,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供路径和参考,为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持续化的助联体运营体系提供标准遵循。   现场,杭州市首批社
09/11/2025
查看详情 >
每人8000元 萧山区70多位困难大学生收到慈善助学金
  又到一年开学季。近日,区慈善总会“荣盛慈善基金”大学生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为74位困难学子送上每人8000元的助学金。   现场,两位受助大学生代表发言。他们表示,将珍惜机会,刻苦学习、奋力拼搏,不辜负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学有所成后更好地服务社会、创造价值,将这份爱心继续传承下去。   来自宁围的倪同学,与母亲相依为命。2020年,其父亲患重病,并于2023年去世。为了给父亲看病,家里的积蓄所剩无几,母亲的退休金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正当母子俩为大学第一年的学费辗转难眠时,区慈善总会“荣盛慈善基金”大学生助学项目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戚同学来自瓜沥镇的一户低保家庭,父亲因意外事故造成严重疾病,无法正常工作,母亲也曾多次手术,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家中还有一个妹妹,生活十分困难。戚同学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在校期间学习十分刻苦勤奋,今年高考成绩优异,被湖北民族大学录取。   “正当我们为医药费发愁之际,党和国家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大大减轻了医疗负担。
09/10/2025
查看详情 >
汇聚向善力量|杭州临平区“中华慈善日”活动温暖落幕
  9月5日,正值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之际,“慈心为民 善行临平——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暨‘慈善一日捐’主题活动”在杭州市临平区圆满举行。浙江省慈善联合会领导、杭州市慈善总会领导、临平区领导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出席活动。   企业一直是慈善事业的重要活跃力量。活动开始前,与会领导嘉宾在“临善之声”青年党员宣讲团的介绍下,详细了解了区慈善总会的重点项目。活动中,杭州大红鹰超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仁安作为“爱心消费捐”商家代表率先发出倡议,表示消费即慈善,人人可公益。可以预见,“爱心消费捐”模式未来将汇聚广大消费者的点滴善意,共同拓展“商业+慈善”的新路径。   随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贝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临平区企业和个人纷纷上台,捐赠出一笔笔慈善留本冠名基金。据悉,慈善留本基金是是一种创新的慈善捐赠模式,捐赠方承诺以留本捐息或留本付息的方式定期进行捐赠。   据测算,此次由12家单位及个人捐赠设立的留本冠名基金
09/09/2025
查看详情 >
“足”够温暖 “未”爱守护 助联体帮扶项目进行时
  八月盛夏,热浪滚滚,但比阳光更炽热的,是临平区对特殊群体的温情守候。今年以来,在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爱心企业及多家公益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足”够温暖公益项目和“未爱来临·守护花朵”儿童康复项目持续推进,用实际行动为残障人士、高龄老人和特殊儿童带去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改变。   “足”够温暖:用专业守护特殊群体的生活尊严   清晨七点,临平区点滴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已整装待发——足浴药、专业修脚工具等整齐码放,叩响一扇扇满载期盼的门扉。“足”够温暖项目不仅每月定点服务临平区托养中心残障群体,更将上门修脚服务延伸至全区160余名心智障碍、多重残疾人士及百岁、高龄老人群体。今年以来,已累计服务992人次。百岁老人俞奶奶在接受服务后,攥着志愿者的手连声说道:“好人啊!好孩子!”志愿者的这份专业与耐心,正是对“老有所依”最温暖的注解。   “以前总觉得修脚是小事,现在才知道这是大事!”多位家属这样感叹。对于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而言,一次看似平常的护理
09/08/2025
查看详情 >
西湖边爱心公益接力不停歇
  9月4日下午,西湖孤山路“最美转角”的西湖货郎摊位前,上演着一场特别的公益接力行动——此前通过“空瓶换荷花”公益行动回收的空瓶,摇身变成了造型精巧的花瓶、摆件等工艺品,正进行爱心义卖。摊位旁,精致扇面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吸引不少游客和市民停下脚步。   “上次用空水瓶换了荷花之后,女儿就开始主动学习如何垃圾分类。一听说货郎摊位上有新的公益活动,今天就抓紧过来看看。”市民高先生下班后带着女儿来到了现场,他感慨道:“杭州是座幸福的城市,西湖边的温情更是无处不在。”   西湖货郎“击鼓传花”公益接力活动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连横纪念馆)、杭州市上城区尚小创青年公益服务中心、灵妙儿小师妹联合主办。作为“空瓶换荷花”公益行动的延伸篇章,活动以“击鼓传花”串联起善意传递的脉络,通过“空瓶回收→手工创作→爱心捐赠→公益续航”四步流程,让每位参与者成为公益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共绘公益之花,空瓶换名额降低参与门槛   
09/05/2025
查看详情 >
多项慈善创新举措助力共富
  每年9月5日是“中华慈善日”,9月为“杭州慈善月”。日前,2025年杭州市“钱塘善潮”嘉年华活动在萧山区启动,旨在发挥慈善助力共富作用,汇聚力量共创美好生活。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5年上市企业ESG战略慈善影响力榜单,52家“先锋20企业、成长企业、潜力企业”列入榜单,为积极探索共同富裕背景下“公益慈善—企业ESG—商业发展”的双向奔赴体制机制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7月1日实施的《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首次将“企业战略慈善”写入法条,属全国首创,为企业“向善向未来”提供法治保障。   社区作为共同富裕建设的基本单元,慈善助力又有哪些解读?杭州给出了答案。记者实地探访了杭州的社区慈善发展新地标——萧山北干街道的“公益服务反哺分红”模式、拱墅区的“幸福合伙人”模式、临安昌化的“慈善使者+爱心人士”模式、上城小营街道的“公益格子铺”模式、桐庐富春江大洋坪社区的“嵌入民生服务综合体”模式等,这些创新实践立足社区、服务社区、提升社区、发展社区,都找到一条连接资源、服务群众、行之有效的路径。自
09/04/2025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