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首页
送温暖基金会
送温暖基金会
送温暖基金会
春风行动
春风行动
春风行动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帮扶项目
帮扶项目
帮扶项目
荣誉表彰
荣誉表彰
荣誉表彰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网上互动
网上互动
网上互动
政策中心
政策中心
政策中心
工作动态
新闻速递
经验交流
通知公告
春风征稿
视频集锦
同在蓝天下 与爱共成长
一个寻常的上学日,下午4点不到,杭州市东城第二实验学校迎来了放学高峰。闹腾的人声中,一群头戴亮黄色“树苗帽”的小朋友陆续现身,迎接他们的是门口同样整装待发、身穿志愿者红马甲的“房东奶奶”。 这是一场发生在黄昏时分的守护行动,服务对象是居住在上城区九堡社区的低年级租客子女。而行动的发起人和主要参与者,是九堡社区业主孔凤美等27位“房东奶奶”。 她们每日的“工作”,就是护送孩子从学校来到社区课后托管中心——九宝学堂,陪伴他们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用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填补流动儿童课后监护的“真空地带”。 “九堡是典型的撤村建居社区,有不少来自各行各业的租客,随之而来的就是流动儿童如何融入社区、融入城市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需求,我们把老年活动室改成了学堂,用于开展趣味英语、手工编织、农耕体验等主题活动。”九堡社区居委会主任杨建国告诉记者,今年启动的九宝学堂项目,就是社区聚焦流动儿童关爱护航,打造儿童友好环境的一环。项目通过链接房东与租客双方,完成租户子女课后接力的方式,
10/29/2025
查看详情 >
善助钱塘 携手同行
钱塘区是杭州市最年轻的市辖区之一,取名自钱塘江,北以钱塘江界线为界,南与萧山区、绍兴市柯桥区接壤,区域面积531.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0.2万人,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0.4亿元。 一步步走来,见证历史,向善而行。2004年12月29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慈善总会成立。2020年7月23日,杭州钱塘新区慈善总会成立。截至2023年末,总会募捐收入累计达1亿元,各类善款支出累计达8924万元。 邵建明,明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塘区义蓬街道地地道道的农民企业家,同时也是钱塘区慈善总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他创办的明盛控股集团先后获得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颁发的“汶川5·12地震”赈灾捐赠慈善爱心奖,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社会责任建设”先进企业,杭州市萧山区委、萧山区人民政府“欠发达村帮扶工作”先进单位,钱塘区慈善总会“慈善突出贡献奖”等荣誉。2023年12月11日,明盛控股集团获杭州慈善奖。 2020年6月
10/28/2025
查看详情 >
“幸福品质生活包”再次暖心启航!
为精准破解辖区困难群众生活难题,区民政局依托区助联体,再度启动“幸福品质生活包”公益项目,通过“实物援助+数字服务”双轨模式,将民生关怀直送群众心坎,切实提升困难家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此次项目精准覆盖在册收入型低保家庭、支出型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及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四大群体,物资包内含7类日常必需品,从“柴米油盐”的细微处体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截至目前,新一轮援助已惠及全区350余户家庭。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项目融入“幸福清单”数字服务,清单上可查看社会救助家庭的待遇信息,困难群众只需扫描“幸福码”,即可掌握救助政策的解读、变动情况等动态信息,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服务升级。这一服务举措不仅提高了政策透明度,更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智能服务的便利。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持续优化救助机制,广泛链接社会力量,推动公益服务从“精准覆盖”向“品质升级”迈进,让关爱阳光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10/27/2025
查看详情 >
杭州医保新政发布!困难群众大病保险待遇提升
明年1月1日起,杭州将施行新的《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针对民政部门认定的困难群体,明确了医疗救助待遇启动时间。 坚持成果共享 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特大城市、超大城市进一步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的要求,新《办法》优化了下列人员参加我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条件: 1.非本市户籍灵活就业人员。持本市公安部门核发的有效期内《浙江省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并在本市办理就业登记的非本市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医保; 2.非本市户籍学龄前儿童。将非本市户籍学龄前儿童的参保条件由“在本市居住、其父母一方已参加本市职工医保且累计缴费满3年”放宽为“父母一方持有本市核发《居住证》”; 3.非本市户籍中小学生。将非本市户籍中小学生的参保条件由“在本市中小学校就读,且其父母一方已参加本市职工医
10/24/2025
查看详情 >
助学筑梦,让希望照亮求学路
教育,是照亮困境家庭的希望灯塔;助学,是托举学子梦想的温暖桥梁。为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桐庐县依托“村社摸排申请、乡镇审核提交、总会复核发放”的常态化助学机制,稳步推进2025年度“慈善助学”项目,将关怀与支持送至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学子身边。 项目启动后,各村社积极发挥属地管理优势,组织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邻里沟通等方式,主动摸排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困境学生。工作人员上门细致了解家庭健康状况、经济来源及居住环境,协助符合条件的家庭准备申请材料,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筑牢精准帮扶的第一道基础。 在基层摸排的基础上,县慈善总会对申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精准核定受助学生资格与资助标准。2025年,全县共有88名困境学子被纳入资助范围,累计发放助学金10.2万元。资助覆盖高中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高中每人每年1000元,大学每人每年3000元,切实减轻了学子们在学费与生活费方面的压力。 除了规范化的资金发放,项目还注重人文关怀的融
10/23/2025
查看详情 >
新版《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明年起实施
医疗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之一。《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实施近5年,为健全和完善我市共富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市医疗保障局对《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定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吹风会,介绍《办法》修订情况。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对比新老政策,此次修订主要调整并明确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大病保险政策制度、居民医保筹资动态调整机制、医疗救助待遇启动时间、生育津贴计发标准等内容。 其中,新《办法》优化了我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条件:持本市公安部门核发的有效期内《浙江省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并在本市办理就业登记的非本市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医保;非本市户籍学龄前儿童的参保条件由“在本市居住、其父母一方已参加本市职工医保且累计缴费满3年”放宽为“父母一方持有本市核发《居住证》”;非本市户籍中小学生的参保条件由“在本市中小学校就读,且其父母一方已参加本市职工医保”放宽为“在本市中小学校就读”。 &ems
10/22/2025
查看详情 >
“伴你成长” 杭州余杭以暖心服务 守护困境儿童家庭
“谢谢你们给宸宸带来这么特别的生日!”在杭州市余杭区,一位母亲紧紧握着孩子的手,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在她们身边,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带着生日蛋糕、礼物和真诚的祝福,将生日会现场装点得既热闹又温馨,共同为宸宸庆祝8周岁生日。 据悉,宸宸(化名)患有自闭症,受疾病影响,在不睡觉时会不停走动,连吃饭也无法安静下来,日常照料难度大,需要家人全天候看护。加上日复一日的康复训练,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 余杭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发现宸宸一家的困境后,迅速核实情况,并将其纳入“伴你成长”困境儿童暖心关怀项目。该项目由区慈善总会、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共同开展,旨在改善困境儿童家庭的生活质量,切实提升困难群体的幸福感,进一步推动余杭区重病重残困境儿童的社会融入与家庭支持体系建设。 “生日会”只是余杭区“伴你成长”困境儿童暖心关怀项目提供“融合服务”的一个缩影。此外,项目还可以为困境儿童提供上
10/21/2025
查看详情 >
三天义卖6.8万,2万余元善款暖助孤独症群体!
近日,余杭区慈善总会携手杭州汀凡希服饰有限公司(柚范?娜品牌服饰)、浙江菜根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民进余杭区基层委员会、余杭区政协未来科技城联络工委等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第四期“新衣有心意,慈善新势力”慈善义卖活动。 本次义卖销售金额达68502.79元,按照销售额的30%即20551元捐赠给余杭区慈善总会用于孤独症慈善项目。 10月17日,杭州汀凡希服饰有限公司签约捐赠仪式顺利举行,区慈善总会副秘书长滕晴、办公室主任郑文霞,杭州汀凡希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锡江,设计总监吴沙等代表共同出席。 杭州汀凡希服饰有限公司将20551元善款捐赠给余杭区慈善总会,每一笔销售,都是爱心人士对孤独症群体的深情关怀;每一分善款,都承载着社会对特殊群体的温暖承诺。
10/20/2025
查看详情 >
赋能基层慈善 激活善治动能
10月14日,拱墅区民政局与杭州同心博爱公益服务中心联合组织的“慈善服务站建设赋能共创会”落幕。这场活动既以系统化方法探讨慈善服务的规范化运行,更以协同共创激活社区慈善内生动力,助力拱墅区构建“精准化、专业化、可持续”的基层慈善体系,彰显了以慈善赋能基层治理的“拱墅思路”。 基层慈善服务站作为连接善意与民生的“最后一米”,其建设必须紧扣“场地、人员、项目”三大核心要素,构建一套规范化的标准框架。在场地层面,拱墅区基层慈善服务站计划坚持需求导向,依据人口密度与“一老一小一困”分布科学布局,通过制作慈善文化物料包,将服务空间从功能场所升级为温暖人心的“暖心驿站”。同时,拱墅区基层慈善服务站将创新推行社工、志愿者与第三方机构的“三维协作”模式,以明确分工为基础,并借助“积分兑换”与“达人赋能”机制,破解队伍活力与专业性不足的难题。此外,拱墅区基层慈善服务站将在项目设计上聚焦民生关切,构建起“精准帮扶、公共福祉、邻里共生”三位一体的服务矩阵,从而推动慈善事业从“小众帮扶”走向“全民参与”的新格局。
10/17/2025
查看详情 >
26条举措聚焦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秋风为杭州的田野勾勒出丰收的轮廓,在此时节,一项强农惠农的新政也如期而至,为土地再添一份沉甸甸的期待——《杭州市支持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举措(2025—2027年)》近日印发并施行,将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破解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三大差距”难题,通过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进一步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新政共涵盖三方面、26项具体任务,通过一系列创新性、激励性的政策组合拳,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政将“农民增收”置于首位,推出多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未来3年,杭州将大力建设共富新农园,计划培育共富田园、茶园、牧场、蚕房等1000个。其中,市级每年打造100个,并根据建设成效和带动增收情况,给予区、县(市)最高600万元的梯度补助。同时,通过发展共富鱼桶养殖、科学高效合理开发利用山林资源、推动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完善“联乡结村”帮扶机制等,多路径为农民开辟增收源泉。 &e
10/16/2025
查看详情 >
拱墅区开展“幸福家园·善创拱墅”公益嘉年华
2025年10月12日,由拱墅区慈善总会(拱墅区慈善联合会)主办,武林街道、武林心航阳光公益服务中心、武林匠心公益服务中心联合承办的“幸福家园·善创拱墅”大型公益嘉年华活动在武林路幸福里慈善街区开展。活动创新融合“商圈+景区+社区”资源,通过“逛市集、做公益、看展演、买手作”的一站式体验,打造了一场有温度、有互动、可持续的公益盛会。 多元融合,公益场景“活”起来 活动现场按次划分为七个点域,形成“南签到、北服务”的动线闭环。从南口签到区开始签到打卡,居民可依次体验:非遗匠心坊、爱心面点铺、笔墨戎光捐赠区、善行筑梦市集区。在非遗匠心坊,残疾人手作苗银冰箱贴、漆珠等非遗展品吸引行人驻足围观,10元材料费扫码直捐就可以体验合香牌制作,让“体验即公益”。在爱心面点铺,残健共制的桃山皮月饼、麻糍现场售卖,居民捐款后有机会亲手脱模、裹粉,体验制作面点的乐趣。在笔墨戎光捐赠区,退伍军人捐赠的3幅书画作品吸引爱心人士购买,12个“微心愿”现场发布,爱心人士纷纷认领。在善行筑梦义卖区
10/15/2025
查看详情 >
余杭探索建设 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评估体系
线上动态监测4.5万余人,线下探访1万多人次,排摸评估需求1.7万多个,确定帮扶需求对象1.33万人次……如何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今年以来,余杭区作为全省试点着力探索建设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评估体系,落实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和动态监测机制,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帮扶需求。 聋哑人姚师傅依靠修鞋手艺维生,常年推着一辆锈迹斑斑的三轮车。良渚街道助联体服务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迅速为他量身定制了“一摊一具”关怀计划:在幸福良渚邻里荟争取到一个固定修鞋摊位,让他告别风吹日晒;联系五金市场定制了带滚轮的专业工具箱,让工具收纳既安全又便捷;同时发动社区群、业主群广泛宣传,让更多居民知道这位手艺精湛的“无声匠人”。 为切实提升救助服务工作的精准度与有效性,余杭区聚焦低保、低边、低收入家庭等,建立了一个多维评估体系、一张“分类需求”清单、一个“需求帮扶”反馈的“三个一”困难群众需求服务评估体系。 比如,通过线上大数据和线下“铁脚板”排摸,运用低收入监测、系统预警信息、日常探访、入户调查
10/14/2025
查看详情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