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西湖区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确保他们在寒冬时节能及时得到有效救助,根据民政部和省市工作部署,西湖区民政局牵头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时间从2024年11月30日开始至2025年3月20日。   区街联动,提升救助速度   区民政局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和镇街,加大街面巡查延伸救助力度,前往人才市场、零工市场、车站、繁华商业街、公园凉亭、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在建工地等流浪乞讨和露宿重点区域开展街面劝导救助行动。   多措并举,提升救助温度   一是发放救助物资。对有行为意识和认知能力但不愿意去救助站的人员,发放救助物资和市救助站宣传卡。   二是救助站救助。对需要去救助站的,护送至位于星印弄88号的市救助站。其中,残疾人和“一老一小”,联系区残联、妇联等部门实施保护性救助。对无认知能力且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疑似走失、被遗弃、被拐卖人员,及时报告市救助站和公安机关核查其身份信息,信息录入全国救助寻亲网,并予以妥善安置
12/10/2024
查看详情 >
多措并举 助力低收入群体增收 桐庐县启动社会救助增能行动
  12月3日,“党建联建聚合力 桐庐味道助共富”桐庐县社会救助增能行动启动仪式暨“福彩暖万家 共赴美好”公益活动在城南街道龙潭社区民生综合体举行。活动中,桐庐县“桐”帮共富六大行动(2025-2027年)启动,桐庐县“幸福增收基地”授牌仪式举行、“福彩助农 助力共富”项目签约。   启动仪式上,我县发布社会救助增能行动的核心内容——“桐”帮共富六大行动(2025-2027年)。我县将围绕落实推进《杭州市“帮一帮”服务类社会救助助力共同富裕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开展“桐”力增能行动、“桐”享助困行动、“桐”惠济养行动、“桐”馨护蕾行动、“桐”行共助行动、“桐”善惠民行动,针对“一老一小一困”进行救助帮扶,推动“帮一帮”服务类救助品牌在桐庐落地。   近年来,为深入实施“同心共富”工程,我县深入贯彻“党建引领、政府搭台、产业唱戏、全民共富”的发展理念,打造了一批桐庐共富幸福基地。活动现场,“杭蔬基地”共富工坊、莪山畲族乡沈冠村共富菜园、横村镇杜预村“稻香鸭田”共富基地、旧县街道鸿儒村党建联建困难群众
12/09/2024
查看详情 >
塘栖镇助联体服务站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11月28日,塘栖镇助联体服务站开展了“‘义’心助困,便民暖心”便民服务活动。活动现场设立了助联体宣传、医疗服务、生活服务等区域,开展了中医义诊、口腔义诊、血压测量、心理咨询、理发、小家电维修、缝纫等多项贴心服务,不仅为附近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让辖区内的困难群众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活动现场,助联体宣传区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解说,向参加活动的居民介绍了助联体的服务内容和精准救助、个性帮扶的理念。   医疗服务区,中医专家耐心地为居民把脉问诊,提供健康咨询和养生建议;口腔医生用专业仪器为居民检查口腔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口腔问题给予了详细的治疗建议和日常护理指导;心理咨询师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与困惑,给予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排解压力。   生活服务区,志愿者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居民,用他们的专业技能为居民提供周到的服务。小家电维修摊位的志愿者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让一件
12/06/2024
查看详情 >
让服务对象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为进一步推进“弱有众扶”七优享工程,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消除安全隐患,今年4月份,钱塘区民政和文化旅游体育局与中建四局完成党建联建签约,共同实施钱塘区“善居工程”项目,经过前期需求排摸、方案制定、改造施工、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截止11月,共30户家庭改造项目均已顺利通过验收,困难家庭的居住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在善居改造前期,区民政文旅体局、三级助联体、施工方多次现场评估与沟通,以实施对象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一户一案”改造方案,从生活设施安全、室内环境整洁、居住条件改善三大方面进行改造施工,并配备现代生活必要的家具、家电和辅具,切实提升困难家庭生活质量。   “太感谢你们了,我现在家里再也没有地方漏水了。”据村社相关负责人介绍,马奶奶今年83岁,长期患老年病,需每天服药,独自一人居住,家中房屋多处破损。在村社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马奶奶成为了善居工程的实施对象。从方案制定到施工完成,短短几个月马奶奶的家焕然一新。   随着善居工程项目的稳步推进,
12/05/2024
查看详情 >
杭州市富阳区实施“社会助医 防贫共富”工程 树立助医共富新典范
  杭州市富阳区创新实施“社会助医 防贫共富”工程,提供覆盖面更广、力度更大的困难群众医疗费用保障,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高效协同,树立助医共富新典范。工程实施以来,已向2449户次困难家庭发放兜底救助资金651.27万元,困难人员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从82.5%上升至87.73%,该工程获2023年度浙江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一、明确机制规范,提升助医工作效率   一是组建工作专班。印发《关于明确“社会助医 防贫共富”工作专班成员及职责的通知》,建立由区领导任组长、各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及成员的工作专班。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制定《“社会助医 防贫共富”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工程保障对象、医疗费用合理范围、救助标准3项基本政策以及完善资金长效机制、探索社会助医实施标准、构建联审联批助医制度等5大主要措施。三是建立联动机制。出台《多部门梯次减负合作备忘录》,建立民政、医保、残联等11个部门联动机制,涵盖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等29项助医减负事项。截至目前,已为233户次家庭开展梯次减负工作,累计核减金额3
12/04/2024
查看详情 >
政府出手!这笔资金将用于困难群众
  近日,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印发《浙江省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管理,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   《管理办法》救助资金包括哪些?   指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等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困难失能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救助等困难群众救助和保障政策存续期间,各级财政筹集和安排用于开展上述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资金。   救助资金使用范围   1、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用于为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和低保老年人基本生活补助。   2、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支出。用于为特困人员提供救助供养的支出。具体包括:为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条件所发生的支出。包括特困人员伙食费、生活用燃料和水电、日常用品、服装及被褥、零用钱、文体活动及必要交通费、网络通讯费等;为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护理服务所发生的支出。集中供养照料护理补贴,包括
12/03/2024
查看详情 >
富阳区落实关心关爱 开展困境儿童精准跟踪
  2024年,富阳区开展困境儿童(共计1132名)“一人一策”帮扶活动,精准摸排,分类存档,常态化帮扶与阶段性重点关爱相结合;确保留守儿童委托监护协议齐全、流动儿童登记信息完善,及时实施救助;建立个案会商和转介服务机制,有效解决“聋哑母亲要求前夫父母增加儿童生活费”“残疾儿童未满三岁无法获取康复补贴”等多个特殊个案问题。
12/02/2024
查看详情 >
三级联动 精准帮扶 暖冬关爱行动2.0来啦
  “谢谢,谢谢,谢谢你们呀,可以温暖过冬啦,非常感谢!”居民徐阿姨(化名)止不住地声声道谢。这是孝慈社工联动区、街、社三级助联体,联合张能庆公益服务站、杭州上城区蓝天救援队等多家爱心组织开展的“助联千万家,浙爱暖人心”三级联动暖冬关爱行动。   为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与身体状况,引导辖区社会组织、社会力量以实际行动关爱困难群众,11月21日,杭州市社区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公益项目(2024)开展“共富助联体”困难群众精准化帮扶,项目精准识别特殊困难群众服务需求,深化“一户一档一策”工作,全面掌握每一户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和需求,通过汇总、梳理和评估,形成“共富助联体”帮扶计划,分类为困难群体定制并开展需求帮扶服务。   首先开展暖冬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孝慈社工对志愿者进行《入户注意事项》培训。随后,在景蓝社区助联体服务点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发动志愿者入户走访关爱困难家庭,提供物质+精神救助。  &emsp
11/29/2024
查看详情 >
需求评估更精准 救助服务更有效
  今年8月,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浙江省作为全域试点单位,迅速响应,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其中,杭州市余杭区民政局被确定为全省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评估体系试点单位,为浙江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提供了实践经验。   线上动态监测4.09万人、线下探访4.45万人次,摸排需求1.41万个、评估确定帮扶对象13065人次,已完成精准帮扶服务12680人次,需求帮扶兑现率达到97.1%。今年9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民政局作为全省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评估试点单位,通过综合考虑救助对象经济、健康、居住、就业、监护、社会融入情况及服务诉求等,探索建立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评估指标体系,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帮扶需求。   线上线下   多维度建立救助需求评估体系   “张大爷,今天感觉怎么样呀?冬天出门小心滑倒。”近日,余杭区鸬鸟镇助联体工作人员在太公堂村走访探望时,和该村独居老人
11/28/2024
查看详情 >
“0”元住宿、心灵解压、提高收入……今年杭州这些人得到帮助
  近日,市民政局公布了2024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名单,确定萧山区民政局等10家单位的创新实践案例为“2024年度杭州市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上榜的10个创新案例究竟对困难群众提供了哪些帮扶举措?   2024年度杭州市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名单   1.萧山区:开展“幸福增收”计划 提升服务类社会救助发展   2.名胜区:“心灵守护”合力共筑困难群众心灵守护长城   3.上城区:共向发力 温暖前行 全力打造“救直达·暖心众扶”服务体系   4.拱墅区:创新打造“春风里·幸福超市” 探索困难群体社会救助新路径   5.余杭区:探索建立救助服务需求评估体系——以需求评估“小切口”撬动社会救助“大提升”   6.富阳区:积极打造“家门口”的就业 促进困难群众增收增能   7.滨江区:护佑童馨·邻安小家——“0”元住宿,有间
11/27/2024
查看详情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汇聚统战力量,激发慈善活力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以慈善为媒,积极探索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有效路径,赓续统战成员向上向善基因,凝聚统战青年为民服务共识,将松散的社会力量凝聚为情系社会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为统一战线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心连心,以“慈善+活动”凝聚统战共识   “我们也想为余杭区慈善事业出一份力!”这是民进之友虞天越主动联系上余杭区民政局说的第一句话,也是余杭区统一战线成员的共同心声。   日前,95后企业家虞天越向区民政局提出“想为我区困难儿童、军人子女送上一份关爱”的慈善诉求。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区民政局联合区民进基层组织开展“银杏有爱 善玩不凡”慈善公益活动,通过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国潮拼搭积木课程,将“玩不凡”国潮拼搭积木送给辖区困难儿童、军人子女,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近年来,余杭区民政部门始终坚持以公益慈善这一社会共同话题为交流途径,让统一战线成员主动靠过来、有话说、有事干、坚持干。按照“月月有
11/26/2024
查看详情 >
西湖区镇街开展周末“伴学” 点亮希望之光活动
  为提升困境儿童学习能力,改善他们的学业情况,西湖区民政局联合蒋村街道慈善分会联合助联体服务站开展了周末“伴学”计划,旨在通过免费、优质的课后辅导,帮助这些孩子在学习上迎头赶上,让他们的未来更加光明。   在辅导过程中,志愿者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学科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根据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集中课业辅导和答疑解惑,指导孩子们高质量完成作业。同时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通过鼓励式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孩子们在补课过程中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变得更加乐观和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   接下来,蒋村街道将进一步完善辅导计划和机制,提高辅导的覆盖面和效率,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辅导。同时,街道还将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救助模式,为困难儿童及其家庭纾困解难,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1/25/2024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