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丁兰街道长虹社区书写“困有所助”民生答卷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浏览量:23 次 来源:上城民政
  在上城区丁兰街道长虹社区——杭州市最大的公、廉租房社区之一,居住着307户384名困难群众。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上城助联体服务点的社工们,用日复一日的脚步丈量需求,将“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承诺化为现实,编织出一张有温度的“民生保障网”。

  病榻前的“生命接力”:独居老人就医路不再难

  82岁的特困老人郑师傅身患严重肾病,需每周三次透析。得知医生建议他长期住院却因费用犯难,社工马晨毅然担当起“就医管家”。三个月间,她拨了上百个电话,对比6家综合医院和2家康养机构,实地考察环境,多方协调医保政策,最终帮郑师傅在杭州诚鸿医院安顿下来。“您安心治疗,有事找我们”——这句朴实的承诺,让病榻上的老人热泪盈眶。

  事故后的“双向奔赴”:为困境家庭锚定希望

  去年3月,低保户金师傅12岁的儿子小金遭遇严重车祸,多处骨折并伤及脑肾,高昂手术费令家庭陷入困境。社工吴杰第一时间介入,社区党组织迅速响应:不仅申请到救助金23039元,成功对接道路事故救助基金用于手术,还争取到1000元助学金。术后,社工们持续关怀,链接送医车辆,更通过定期走访、心理疏导,陪伴小金及家庭走出阴霾,重拾信心,感激的金师傅父子送来锦旗“为民办实事,居民贴心人”。

  危机中的“破门而至”:独居老人的“隐形家人”

  “我摔倒了,卡住快十个小时了...” 2021年6月,年近90的独居低保老人黄大伯向社工马晨发出微弱求救。小马一边电话安抚,一边火速赶往,同时联动派出所和120。破门而入后,奄奄一息的老人被及时送医。住院期间无人照料,社工们主动轮流守护。直至两年后老人离世,当亲生女儿未能到场,最终是这群“社区儿女”为他妥善办理了身后事。这份跨越血缘的守护,成为老人生命最后的温暖。

  下一步,上城民政将充分发挥助联体枢纽作用,聚焦“未诉先办”深化主动发现能力,依托数字化手段精准识别潜在需求,强化“接诉即办”响应速度。通过持续优化跨部门协调的力度,上城民政致力于织密筑牢全区民生保障网,确保政策温暖精准直达每一位困难群众。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