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首页
送温暖基金会
送温暖基金会
送温暖基金会
春风行动
春风行动
春风行动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帮扶项目
帮扶项目
帮扶项目
荣誉表彰
荣誉表彰
荣誉表彰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网上互动
网上互动
网上互动
政策中心
政策中心
政策中心
工作动态
新闻速递
经验交流
通知公告
春风征稿
视频集锦
幸福品质生活包”公益项目 为困难群众托起“暖暖的幸福”
为精准帮扶困难群众,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近日,临平区民政局依托区助联体正式推出“幸福品质生活包”公益项目,用实际行动为困难群众撑起一把“温情之伞”。 “幸福品质生活包”里包含肥皂、洗衣粉、洗洁精、洗发水、沐浴露、牙刷、牙膏、毛巾等家庭日常必需品,满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家住塘栖的徐先生家庭是我区在册低保家庭,徐先生因慢性肝病失去了工作能力,女儿还在读书,当工作人员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幸福品质生活包”上门慰问时,徐先生深受感动。“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这份支持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勇气和期待。” 该项目通过向在册收入型低保家庭、支出型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发放“幸福品质生活包”,传递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与满意度。截至目前,已有358户困难家庭受益,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温暖。 “幸福品质生活包”公益项目以“幸福清单”为载体,将关心关爱与大数据信息深度融合。这份小小的清单,不仅详
11/01/2024
查看详情 >
临平区困境儿童助学项目启动
近日,临平区困境儿童助学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临平区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联合杭州启真社会工作研究院开展,旨在通过链接浙江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的学习支持和心理支持,帮助其健康成长。 困境儿童助学项目 项目经过前期的报名宣传与摸排筛选,从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方面评估,最终确定了15名初中阶段困境儿童作为服务对象。浙江大学的志愿者与困境儿童进行一对一结对后,为每一名困境儿童制定一份学业规划,并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学业帮扶。 助学项目通过提供学习意愿激发、视野拓展、集体融入等个性化服务等内容更好地帮助困境儿童应对学习生活的挑战,提升困境儿童个人身心健康和在校适应能力。此外,该项目根据执行情况同时为每一名困境儿童建立专项档案,对其学业、心理状况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确保帮扶效果。 该项目是临平区公益创投项目“未”爱来临——困境儿童学业帮扶项目的其中一个子项目,
10/31/2024
查看详情 >
钱塘区开展低保复核工作,提高惠民精准度
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内低保人员的动态管理,确保社会救助公开、公平、公正,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工作目标,近日,钱塘区开展2024年低保复核工作。 本次复核工作以入户走访及各村经办人员协助的模式开展,通过与复核对象面对面交流,了解其生活、身体健康和家庭收入情况,核对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等信息,核算家庭收入和支出状况对复核材料进行统一复核筛查和整理,确保低保档案信息准确。 截至目前,钱塘区共完成360户低保复核工作,通过检查、核对发现1户残疾等级未及时变更,现已系统整改;1户赡养家庭条件超标,现已退出低保。下一步,钱塘区将持续对低保救助家庭开展走访入户、复核检查工作,严格落实动态监测机制,不断加强低保、特困、低边家庭规范化管理,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10/30/2024
查看详情 >
富阳区深化慈救一体防贫体系
富阳区以“慈善助医”为小切口,积极探索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衔接助医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在医保无忧基金基础上发起“社会助医、防贫共富”工程,提标扩面,深化慈救一体防贫体系。 一是健全顶层机制设计。出台实施方案,明确保障对象、范围、标准,完善资金长效机制、社会助医标准化实施、联审联批助医制度等5大措施。二是降低兜底帮扶门槛。建立分层分类助医保障体系,在特困、低保、低保边缘户三类持证救助家庭基础上,将因病致困对象纳入保障范围,降低四类人员救助门槛,对超出部分合理医疗费用给予全额兜底救助。三是扩宽社会参与渠道。设立社会助医“富医慈”专项基金,整合助医类慈善项目和“人大代表共富基金”,以中华慈善日等为载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捐赠。
10/29/2024
查看详情 >
涓涓爱心汇聚成河 萧山区“公民爱心日”活动期待你的参与
为汇聚社会爱心与力量,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好人有好报”的良好氛围,即日起至11月30日,区文明办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2024年萧山区“公民爱心日”活动和援助行动。 “公民爱心日”活动是我区关爱帮扶困难未成年人和美德人物的特色品牌,重点援助我区患有重大疾病的困难未成年人和困难美德人物,着力缓解他们的现实困境,营造“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氛围。 “公民爱心日”活动致力于集结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市民朋友,向因病致贫的困难人群家庭伸出援手;发动各镇街结合“文明市集”开展捐款、义卖等活动,为他们送去关爱与温暖。通过“公民爱心日”活动募集的款项,将存入区红十字会指定账号,下一步用于援助区内符合条件的困难未成年人和美德人物。 与此同时,“公民爱心日”援助行动也将同步展开。援助对象包含身患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的萧山籍未成年人、身患重大疾病且符合条件的困难来萧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以
10/28/2024
查看详情 >
灵桥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开展困境儿童帮扶活动
近期,灵桥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携手镇妇联在灵桥村民生议事堂开展“健康成长,从‘齿’开始”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活动,灵桥镇属地政协委员、困境儿童和家长们共同参与。活动现场请来了杭州口腔医院富阳分院的医生,为孩子和家长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儿童口腔健康小课堂。 课程以当前普遍存在的儿童口腔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引导孩子们和家长认识牙齿、理解口腔健康的标准,并强调了日常饮食对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作用,为他们奠定了坚实的口腔健康知识基础。身着迷你牙医白大褂的小朋友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课,积极参与互动,回答问题时热情洋溢。 护齿知识虽重要,动手实践少不了。紧接着,医生为每位小学员分发了牙齿模型、牙刷及牙线,并进行了专业且详尽的示范教学,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牙刷要与牙齿形成45度角”,“每次刷牙要确保至少3分钟”,“轻轻地在每个区域来回刷10次”,“牙线要轻柔地滑入牙缝中”。小学员们兴奋地复述着这些要点,模仿着老师的动作,在牙齿模型上认真地练习起刷牙与牙线
10/25/2024
查看详情 >
浙里捐赠“一站认定”试点先行,开启慈善组织便捷服务新体验
“作为一个新成立不久的社会组织,去年我们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在“浙里捐赠”平台完成了票据领用资格认定、开票项目认定和免税资格认定,今年我们有幸继续参与试点改革,线上完成了税前扣除资格认定,真正实现了‘一站式认定’!”杭州市拱墅区武林匠心服务中心负责人叶连忠高兴地说道。 近日,拱墅区民政局积极联合财政和税务部门,深化“浙里捐赠”平台“一站认定”试点工作,在去年的改革成果上,继续攻坚,打通最后一环“税前扣除资格认定”,成为全省首个真正实现“一站认定”的区县。 “浙里捐赠”平台“一站认定”项目旨在构建“一站集成、一表申请、一网通办”的高效服务机制,为慈善组织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此次深化改革试点,不仅是在既有改革成果上纵深推进,整合认定事项,优化认定流程,推进相关部门间数据共享,更是政府增值化服务的具象表现,除票据领用资格认定、开票项目认定、税务登记、免税资格认定和税前扣除资格认定5个基本事项认定外,“浙里捐赠”平台
10/24/2024
查看详情 >
销售163.78亿元,筹集公益金47.84亿元
去年,浙江福彩共销售福利彩票163.78亿元,为国家筹集彩票公益金47.84亿元!10月14日,2024浙江福彩“爱心驿站”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丽水莲都区丽阳门公园举行,在天气逐渐转凉的金秋时节,为当地群众送去了一股爱心暖流。同时发布的《2023年浙江省福利彩票责任彩票报告》(下文简称《报告》),解读了公益金使用情况。 据悉,自2019年起,浙江福彩在全省范围内陆续建设并建成了2000余家“爱心驿站”,更好地服务广大户外劳动者群体,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为了能让“爱心驿站”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在为老助老事业上发挥更大作用,浙江福彩特别策划了本次主题活动。 作为当天活动的重头戏,省民政厅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2023年浙江省福利彩票责任彩票报告》,省福彩中心有关负责人对《报告》作了专题解读。《报告》显示,2023年浙江省共销售福利彩票163.78亿元,为国家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47.84亿元。其中,上缴中央公益金23.63亿元,省级留成公益金10.25亿元(含弃奖转入公益金0.58亿元)
10/23/2024
查看详情 >
浙江:促共富 增福祉 描绘民生幸福新图景
2019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支撑等“民政30条”。 2021年7月,浙江省委制定《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浙里康养”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列入十大标志性成果,民政的养老、救助、慈善等工作占据重要比重。2021年8月,民政部出台专项支持政策,给予实实在在的项目资金支持。 2024年3月,民政部出台进一步推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支持举措,在政策、项目和试点上给予更多倾斜。 ………… 从2019年到2024年,5年间,浙江民政系统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谋划具有浙江特色的民政事业发展之路。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
10/22/2024
查看详情 >
进一步完善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对基本民生的兜底保障作用,助推共同富裕,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和浙江省民政厅等4部门《关于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民助〔2024〕10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杭州市实际,杭州市民政局拟定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在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示,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 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全市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50%确定。 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孤儿年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按不低于全市上年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70%确定。社会散居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年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按不低于儿童福利机构孤儿养育标准的80%确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残、患重病、患罕见病、三级四级精神(智力)残疾儿童参照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补差发放。低保、低保
10/21/2024
查看详情 >
进一步兜底保障“大民生” 杭州拟上调这三类社会救助标准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对基本民生的兜底保障作用,助推共同富裕,日前,杭州市民政局官网发布《关于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计划调整我市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标准。 本次征求意见稿,主要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以及孤儿和困境儿童生活补贴三项标准进行调整。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拟由每人每月1259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301元。 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拟由每人每月2098元调整为每人每月2255元。 针对孤儿群体,福利机构养育的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预计将由每人每月2937元调整为每人每月3156元;社会散居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将由每人每月2350元调整为2525元。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的重残、患重病、患罕见病、三级四级精神(智力)残疾儿童,生活补贴则参照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补差
10/18/2024
查看详情 >
如何划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杭州将健全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
记者从杭州市民政局获悉,杭州将进一步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兜住基本民生底线,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自1997年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杭州市已先后调整过22次。 其中,2017年杭州市改革低保标准调整机制,2021年实现低保标准、特困人员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标准市域同标后,一般根据城镇居民消费指数每年调整一次。 此次调整将有两个变化,一是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参照全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修改为参照全省上年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调整。 杭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公式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省上年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量化比例。 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基本生
10/17/2024
查看详情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