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建德实施万户农房改造工程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3日 浏览量:274 次
    截至今年8月,建德已有5000户农民住房得到了改善——这是建德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而实施的“万户农房改造工程”的成效。从2009年开始,建德启动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用超过10亿元的总投资、要在3年内改造农村住房12798户,让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三种模式,农户自个挑

    建德地处西部山区,农村人口多、城乡差别较大,之所以能顺利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关键在改造模式的创新。建德市农办副主任蔡剑毅介绍,该市采取三种改造模式:一是“二合一”模式,即以宅基地换城镇公寓式住房与以承包地换城镇社保同步推进、一步到位,主要在城市化重点推进区域和大项目带动区域实施。二是“二选一”模式,即以宅基地换城镇公寓式住房与以承包地换城镇社保任选其一、分步推进,鼓励农户自愿永久放弃宅基地,到城镇、中心村选购商品房或农民公寓。三是“民助公建”模式。

   “去年完成2300户,今年计划改造3753户,半年多实施了2654户,改造工程成效初显,群众拥护。”建德市领导告诉记者。

    节能“造”地 掀起“生态风”

   “洋安新城首批近200户700余套安置房农户今年将率先用上水源热泵中央空调,享受水能带来的冬暖夏凉。”洋安开发办负责人兴奋地说,农民安置房使用水源热泵中央空调,这在全省尚属首例,在全国也算领先。

   为了顺利推进农房改造,建德市政府拿出最好的地块,在安置房中统一安装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比传统空调节能30%—40%,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为杭州市20座新城之一、可容纳2万多人口的洋安新城,将充分实现水的高效循环利用,其循环水可用于空调、景观、市政设施,直至洗衣、冲厕,成为建德创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的样板工程。同时,该市还在农居建设中推广低碳节能技术,提高农户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建筑节能。

    除了城市节能,建德又凭空“造”地,拓展县域空间。今年建德计划改造农村住房户数和实施建设用地复垦面积分别是杭州市下达任务的156%和330%,农户踊跃向集聚点集中,选择公寓房居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据初步测算,在保障农村住房改造用地指标的基础上,还可节约土地2175亩。

    农房改造“造”出新生活

    “不要看只是房子从山上搬到山下,破房子变新房子,不再为刮风下雨发愁,更要紧的是生活好了!”乾潭镇东星苑安置点的村民小王告诉记者。采取公寓式安置的东星苑,共安置142户,农户原房由市国资公司收储统一开发农家乐项目。农户下山后,60岁以下的老人都能在周边企业找到工作,每户年均增收1万元。今年,乾潭镇规定集镇安置点原则上不安排单独建房和联建房,在本镇购买商品房每户奖励10000元、农民公寓每户奖励3000元。今后三年,全镇设置莲塘蓬、安仁村和幸福村3个安置地,改造农房770户,其中农民公寓安置600户。

    全市规划的51个集聚点预计可集聚人口5万以上。这些集聚点区位交通便利,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配套设施齐全。山区农民入住集聚点后,可以有效改善居住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就业。

    建德市以山区农房改造为主抓手,与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中心镇、中心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创新模式,一张城乡统筹发展的蓝图徐徐展开:构建“主城区——中心镇——中心村”梯次衔接、功能配套的网络化、组团式空间结构体系,到2015年新安江主城区人口达20万人以上,4个中心镇的人口均达2万人以上,原有57个中心村通过规划减少到17个,大大推进了城乡一体化。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