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杭州49万老人享受基础养老金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3日 浏览量:353 次
     根据联合国划分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于7%,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据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中国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老年人口的总和。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事实上,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压力更大。农村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些经济条件尚好的村落里,还能给老年人发放一笔固定的养老金。在那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农村,一旦不能做农活或者副业,老年人就基本上没有了固定收入。因此,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还是以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为主。

    “银发浪潮”的来袭,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会使家庭和社会抚养负担加重,使政府和企业的经济压力增加,也对养老保障覆盖面提出了更多要求。也就是说,建立一个城乡全覆盖的“全民社保”制度,已是迫在眉睫的要求。

    可喜,杭州已经迈出扎实一步

     在建立城乡全覆盖的“全民养老”制度,完善城乡统筹方面,杭州已经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2010年初,在杭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启动仪式上,西湖区黄小兰等100名60周岁以上的无保障老年居民,拿到了存着养老金的存折。“这真是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71岁的转塘街道龙坞村村民黄小兰说,看着存折上90元的数字,脸上的笑容显得非常实在:“90元,省省用用,可以派很多用场呢。”

    在杭州市主城区,这次有近6万名城乡老年居民和黄小兰一样,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享受每月90元的基础养老金。这一养老保险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市完善“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我市不断出台和完善养老保险政策。杭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启动后,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这样说。据介绍,杭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目标人群,主要是没有保障的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

     到2010年6月,我市已有57.9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60周岁以下城乡居民已有8.85万人参保缴费;60周岁以上享受养老待遇49.07万人,发放养老金2.40亿元,为确保城乡居民老有所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90元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但是,养老金标准肯定会越来越高,而杭州迈出的这扎扎实实的“全覆盖”的一步,却是至关重要的。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