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政苑社区为低保户提升“生活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5日 浏览量:349 次

     说起“低保户”,很容易让人想到那些因为疾病等种种原因苦苦挣扎,艰辛讨生活的人们。在很多人眼里,维持生计就已是那些享受低保人员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务。“低保的全称是‘最低生活保障’,而不是‘最低吃饭保障’。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最低生活水平的概念也在变化,现下不是流行说‘生活幸福指数’吗?低保户也需要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政苑社区工作人员说。

     章芬芬家中有一个患有先天性癫痫病的女儿,生活不能自理,在床上躺了35年。为了照顾女儿,章芬芬只能辞去工作,陪伴在女儿身边。章芬芬说,最犯难的事情是为女儿配药。女儿发病的时候,会乱咬舌头或乱扔东西,她每次出门都提心吊胆,生怕女儿自己在家里会出什么事。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帮助她们申请了残疾人低保户,又主动出面联系了社区医院,解决了配药难问题。章芬芬感动地说:“社区为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我冬天出去配药,心里都是暖的。”

     了解到章芬芬有手工特长之后,社区特地成立了政苑手工班,由她担任手工班的老师,教居民制作拖鞋、刺十字绣、制作锦缎花等。去年年底,手工班学员还自制了几十双棉拖鞋送给三墩敬老院的老人们。“母女二人不只生活丰富了,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对我们说,觉得生活更有意思了。”

     “低保户的收入低,许多是因为生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如果我们能针对他们的特长和家庭、身体等客观情况,教会他们一些职业技能,引进他们能够胜任的工作,适当改善他们的生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保障了低保户的基本生活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之后,政苑社区正在着手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并引进适合提高低保人员的就业岗位,鼓励低保人员自强自立,靠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