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下城区残疾人创业一条街开街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31日 浏览量:288 次

  早上9点不到,位于石桥路308号的“联谊饭店”已经开张了。老板张传耀忙进忙出,把一早刚采购来的新鲜蔬菜、肉、鱼鲜,一筐筐地运进店里。若不是走路时微跛的瞬间透露了他腿脚残疾的信息,光就冲着他那股子“拼”劲儿,你很难相信,老张是一位肢体三级残疾的残疾人。

  也就在差不多时间里,与“联谊饭店”相邻的装修公司、盲人推拿店、水果花卉店、茶叶店、电动车修理、食品百货店等一排18家店面,也都陆续打开了店门做起了生意。稍稍仔细的人也许会发觉,这些店面的经营者,甚至店里的大多数从业人员竟都是残疾人。

  原来,这就是下城区残联为支持、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而新推出的“残疾人创业一条街”。18家店铺,是新落成的下城区残疾人服务中心的街面房,入驻的每户残疾人创业者,都能享受到一系列优惠的扶持政策。

  “创业了,我不再是家庭的拖累”

  “我是在早年一场车祸中落下的残疾,后来单位倒闭,我们两夫妻都下了岗。儿子还在读书,很长一段时间靠妻子打临工赚的钱养家。而我文化水平不高,又有残疾,50多岁的年纪工作难找啊。”洗、切、配,准备好中午的菜色,还有一段闲暇,老张说起自己的故事。2006年初,老张向亲戚借款10多万元,在德清县的一个小村租赁了30余亩土地,做起了山羊、土鸡和蔬菜种养的生意。然而,由于经验不足,3年的创业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成功,原本困难的家庭并没有多大起色。就在那时候,一直与老张有着联系的下城区残联找到了他,并把区里要建“残疾人创业一条街”的消息和相关扶持政策带给了他。

  “扶持政策管3年,头一年店租免80%,第二年免60%,第三年免40%,第四年按市场价收取租金。”这样的政策叫老张动了心。一方面,老张上世纪70年代在机械局工作,1978年初分去管食堂,一直到2000年。那段时间里学了一手厨艺,若是开了馆子应该行。另一方面,残疾人创业一条街的位置就在石桥路上,每间店面40平方米。同等情况同地段街面房的普遍租金大约在每年3万左右,但下城区残联按年租25000元算,也就是第一年只要交5000元租金。“这样的扶持力度,那真是在帮我们创业啊。”说干就干,拟菜单,找货源,装修房子。5月中旬,下城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那天,老张的店也开了。“对面就是机电市场,石桥路又是进出城的主干道,我的店菜色虽不算多,但价格实惠,做了这两个星期,已经有回头生意了。”老张说,现在自己创业了,不再觉得自己残疾对家里是个拖累,这种感觉很好。 

  他现在就想好好干个几年,为儿子成家多攒些积蓄。

  “创业了,我还希望帮助更多人”

  和老张一样,创业街上的每一位创业者都有着一段自强、自立的故事。盲人顾伶磊不仅开办了盲人推拿店,同时还在网上以开淘宝店的形式自主创业;因烧伤而患三级肢残的金伟国开起了装修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好的时候能冲到四五百万;还有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残疾人电动车修理铺……这些创业者不仅在创业街上寻找到了自己创业的春天,还在下城区残联的指导下,带动着一批积极的残疾人实现就业。

  记者在下城区残疾人创业一条街的实施方案扶持政策一栏中看到:残疾人创业者每人只能享受一间减免政策,租用两间者,另一间按市场价收取租金或安置1名本区户籍的残疾人(按规定缴社会保障、支付工资)。据下城区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创业街是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创业的一种尝试,18家店面数量不多,但希望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即帮助了想创业的残疾人,同时也把他们这种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展示出来,感染更多的人。

  与这项政策相呼应,租用了两间店面的金伟国,最近就将聘用一位聋哑人进公司负责服务工作,而顾伶磊的盲人推拿店里,光正式的盲人推拿师傅就有3位。残疾人修车店、中国福彩销售点等多个店面,都为许多残疾人就业打开了方便之门。

  “创业了,我还希望帮助更多和我一样的残疾人,实现就业。”阿磊盲人推拿店老板——顾伶磊这样告诉记者。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