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明确了!这些人纳入监测范围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1日 浏览量:386 次 来源:杭州民政
  家里有困难却不符合低保申请条件,刚退出低保心里还不够踏实……出现这些情况的家庭会得到关注吗?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提出要求。

  《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明确,要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在低收入人口认定和监测等方面提出要求:

  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

  《通知》明确,各地要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认定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

  对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的家庭,认定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

  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且医疗、教育等必需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超过当地规定比例的家庭,认定为刚性支出困难家庭。

   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监测的基础上,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申请对象,退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不满两年的对象以及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困难人员等更多有潜在困难或风险的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强化分层管理、动态监测。

  那么,杭州的低收入群体是如何界定的?哪些人可以申请救助?如何申请救助?这份指南很重要!

  杭州市低收入群体的范围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本地户籍家庭。

  支出型低保家庭是指本市户籍的城乡居民,其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同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低于本市上年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且扣减认定的刚性支出(医疗费、学费)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家庭。

  特困人员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低保边缘家庭一般是指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倍(最高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家庭。

  杭州的低收入群体如何被识别?

  线上:2022年,杭州市创新打造“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应用,重点聚焦“救助退出、新申请未通过、临时救助、主动发现、其他部门救助”5类高风险返贫对象,通过“集成建库、分级预警、智能研判、分类处置”4个工作流程,有效破解潜在相对贫困对象精准救助难题。目前全市动态监测在册对象8.2万余户、非在册对象7.9万余户,为2.2万个触发预警的家庭提供了救助帮扶。

  线下:整合部门和基层力量,建立“助联体+”村社干部、党员、社工、网格员、社会力量的入户走访模式,对困难家庭贫困境况和救助需求进行科学调查和综合评估,通过线下排查,提升困难群众探访率、知情率及问题排解率。

  社会救助申请指南

  当然,如您生活陷入困难符合救助条件,也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自主申请社会救助,3种申请方式请收好:

  方法一:一张身份证、一份申请表(含授权调查委托书,要签字加按手印)到所在乡镇(街道)或村(社区)就近申请,实现“一证通办”。

  方法二:下载“浙里办”APP,搜索“浙里救”,上传身份证及申请表(含授权调查委托书,要签字加按手印)照片或通过在线填表的方式,提交救助申请。

  方法三: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上传身份证及申请表(含授权调查委托书,要签字加按手印)照片或通过在线填表的方式,提交救助申请。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