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下城区创新构建春风行动“多元化”支撑体系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1日 浏览量:420 次 来源:杭州日报

      个人捐设“邻里慈善金”,企业冠名赞助“爱心家园”,街道拨出专项资金救助“边缘困难群体”……12月5日下午,在下城区率先启动的第九次“春风行动”动员会现场,除了感人的捐款场面外,一系列创新的慈善资金募集方式和途径,再次激发了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投入慈善事业的热忱。

  专帮邻里 慈善个人定向捐助爱心

      参与“春风行动”,为困难群体献一份爱心,这是每个人都十分乐意的事。可是在捐出款项的时候,也有许多人会希望了解自己的付出都帮助了谁,那些人是否因为自己的帮助而减少了困苦,或者是慢慢走出了困境。今年,下城区潮鸣街道东河社区河滨公寓的一位个体老板,就一次性捐出5万元,专门用于帮扶本社区的困难群众。同时,他还表示,只要这笔资金能够专款专用,今后每年他都会捐助5万元。
      据下城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像这样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热心人士越来越多。作为生活在同一区域环境内、时常相见的“邻里”,他们因为看到身边困难群众的生活苦处,希望尽己之力“拉”他们一把。这种帮扶带有专门“指向性”,同样有助于完善下城区“春风常驻”机制的形成。
  
  企业赞助 爱心家园尝试市场化运作
  
     “慈善爱心家园”在我市运行已有些年头,主要依靠社会募捐和政府配送两股力量。
      不过,这样的运作模式在下城区天水街道被悄然打破。该街道首个以企业冠名的慈善爱心家园——天水街道罗承慈善爱心家园正式启动了。浙江佳承集团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承,将每年捐10万元为该慈善爱心家园资助物资。 
     据天水街道副主任姚唯一介绍,发动企业家通过定期定额捐助模式冠名慈善家园,只是该街道2009年推出“慈善爱心助力加油工程”中的一部分,今后还将通过发动企业捐赠岗位,为困难老人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继续加以完善,同时也使一直依靠政府操作的爱心慈善家园得到更为良性的发展。
  
  街道拨款 爱心覆盖边缘困难群众
  
  有一些人群虽身处“圈外”,但生活依然困苦,急待救助。为了加大政府“温暖”的覆盖面,下城区文晖街道出台了《改善民生提升品质的若干意见》,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困难群众生活、就业、就学、就医等帮扶救助。而令人兴奋的是,除户籍在文晖街道并居住在本辖区的居民外,在街道辖区纳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符合相关条款的,也均可享受救助。
  多元化的支撑体系,推动着“春风行动”将温暖送向下城区更多的困难群众。当天,仅启动仪式现场,该区就募集到捐款385万元。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