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以深化新时代社会救助综合改革为契机,聚焦“精准救助”实施“春风常驻”,全面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升救助保障水平。
数字化个案管理 让救助更智慧
拱墅区依托“社区智治在线”,推出“民生服务”应用场景,在归集省市救助、养老、助残等业务数据基础上,着手研发“春风常驻”审批流程,实现社会救助对象的数字化个案管理。建立“提醒+服务”工作模式,社工根据平台主动提醒和互斥政策预警,及时上门服务,有效避免民生保障政策重复享受等问题。同时,拱墅区充分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和党建红色联盟的作用,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内容和形式,营造“人人互助,人人自助”的良好救助文化氛围。
完善精准帮扶体系 让救助更精准
拱墅区根据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对救助对象分级认定,将低于同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倍、2倍、2.5倍、3倍的困难家庭分级分层纳入保障范围。同时,实施分层救助,按困难层级设定保障标准和服务内容,社会救助资源分配方式。例如,面向低保、特困等弱势群体完善兜底型、支出型、急难型救助,面向边缘困难群体探索发展型、关爱型救助,面向因病、因疫、因灾致困人员加大支出型和急难型救助力度。
拓宽精准帮扶渠道 让救助更全面
拱墅区建立了区“春风常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家境调查、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救助服务,促进社会救助服务市场化运行。自《关于全面实施“春风常驻”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若干规定》实施以来,拱墅区社会救助服务对象覆盖面拓宽近12%。同时,拱墅区加强政府、市场、社会等救助帮扶资源的统筹联动,建成全市首家规范的智慧救助服务助联体,打通困难群众“需求清单”和政府、社会“服务清单”对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