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杭州今年已发放社会救助金11.8亿元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5日 浏览量:577 次 来源:杭州民政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全力推进“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对困难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今年10月起,杭州市最低生活保障月标准从1102元提高到1216元,新标准居全省首位、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截至11月底,向全市11.2万名困难群众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0.45亿元。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关爱力度,兜住兜准兜好民生保障底线,今年以来,定向对低保、低边对象和特困人员发放每人100元的消费补助,共计发放资金1149.76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14976人。



  今年以来,向全市9.2万名特困、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8720.9万元。第一时间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截至11月底,已向45.5万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价格补贴3223.98万元。



  杭州市在全省率先试点“低收入群体动态监测帮扶”,对低保、低边和特困对象以外的其他因疫因病因灾等导致生活相对困难的低收入群体,建立50余项指标体系组成的风险测算预警模型,对非在册的潜在对象进行动态监测、智能预警、分类帮扶,实现救助范围从“在册对象”向“潜在对象”拓展,救助方式从“事后救助”向“事前预防”转变。

  截至11月底,累计对全市14万户低收入家庭开展常态化监测,为7875个触发动态预警家庭转介多元化帮扶救助。


  
  2022年,杭州市搭建枢纽型救助帮扶平台,凝聚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等服务资源,实现救助资源集成、供需精准链接、个性化服务精准匹配。

  截至11月底,全市建成县(市、区)助联体 14个,镇(街)助联体服务站134个,村(社)助联体服务点533个,入驻救助类社会组织力量183家,发布开展项目706个。

  健全慈善和福利彩票参与社会救助机制,开展“散居特困探访”“共富助联体”“点亮生日蜡烛”等公益项目24个,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照料、生日关怀、探访关爱等社会救助服务20余万人次。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