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在杭州某厂上班,月收入3500元左右,家里有2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老的婆婆,一家人主要靠她的工资收入和救助金维持生活,之前丈夫生病留下了一笔债务还未还清。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已出现墙体开裂,地基下沉等情况。
2022年,临平区启动了助联体建设,并开展了50户在册困难家庭个性化帮扶计划。张女士一家就是该计划的第一批受益对象,通过个性化帮扶,张女士一家不仅享受到了低保、困境儿童生活补贴、医疗、电费减免、有线电视费减免、水电气补贴等6项救助政策,每月可以拿到2204元救助补助金,还有慈善爱心超市发放的米油等生活物资。同时,镇街领导与其结对,在春节、儿童节等特殊日期上门慰问;塘栖镇三星村寻梦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她的两个孩子提供了生活救助、心理辅导、成长引导、学习辅导、社会融入、安全教育等关爱服务;张女士一家还参与了宝晶社区慈善基金会“晶心·伴我行”帮扶行动,享受到了1.5万元救助金和不定期的上门帮扶服务。与此同时,在镇助联体服务站的协助下,张女士一家还申请到了30万元的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目前房屋已在重建中。通过个性化帮扶,不仅减轻了张女士的经济负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缓解两个孩子的教育压力。
以往,像张女士这样的情况,政府部门只能保障其兜底救助,但是难以满足其个性化的帮扶需求。而现在,依托助联体,横向链接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爱心人士,纵向联动区、镇街、村社三级助联体服务站点,根据困难家庭基本情况及救助需求,量身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形成“一户一策”帮扶清单,真正做到困难群众精准化救助、全方位救助。
“栖善汇”社会救助品牌
塘栖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有关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工作要点,在区民政局、慈善总会的帮助支持下,投入近30万元启动“栖善汇”救助服务品牌创建工作。
“栖善汇”栖取自塘栖,善意指善良、慈善,汇代表汇聚、会合。即“栖善汇流,大爱塘栖”,让善良、慈善力量汇聚在塘栖,进一步提升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温暖和温情。
通过搭建社会救助服务平台,统筹社会救助服务资源,进一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不断深化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行“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启动困难家庭个性化帮扶行动,明确帮扶名单,形成帮扶清单,完善帮扶举措,积极改善困难家庭生活现状,全力提升困难家庭“幸福指数”。
“栖善汇”社会救助服务品牌围绕助学、助困、助残、助老、助幼等内容拓展服务项目,推动实施了“晶心·伴我行”、晶彩雏鹰行动、“情暖童心,圆梦书屋”、关爱残疾人群体、爱护“一老一小”等社会救助服务项目,为困难家庭提供困难学生帮扶、探访关爱服务、优先照顾就业、打造儿童书屋等个性化帮扶行动,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困难群众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