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不然我的生活真没有盼头了。” 吴女士是西湖区三墩镇的居民,丈夫于2018年因病死亡,家境比较困难,属于低保户。她失业在家中照顾小儿子。前段时间,吴女士前往社区告知社工其上初中的大儿子打她。社工了解此事后,立即报告西湖区民政局。西湖区民政局启动线下绿色通道,联系区卫健部门,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上门,对其母子进行多次调解,吴女士亲子矛盾不仅当天得到缓解,至今都保持着平和。
家暴干预?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未成年人保护?您还在为这些事感到烦恼吗?从10月27号开始,困难群众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端,或者通过家人或相关工作人员登录浙里办APP,定位“西湖区”,搜索“浙里救”,进入西湖区“救急难”应用场景“帮扶援助”子场景进行申请,再也不用跑去社区就可以一键搞定了!
西湖区“救急难”应用场景是浙江省民政系统 2022 年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建设试点之一。
疫情以来,临时救助越发受到群众关注。针对这一背景,西湖区顺应数字化改革形势,依托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开发“救急难”应用场景,聚焦临时救助帮扶的提质扩面及相关流程的改造优化,目前已完成六个子场景建设:
一、困难对象防疫援助预警场景。通过实现临时救助系统与省防疫码的对接,工作人员对黄、红码的在册困难群众进行预警,提供相关的防疫援助。二、困难对象帮扶援助场景。通过与区检察院、区卫健、司法部门对接,为群众提供家暴干预、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多项跨部门帮扶援助。三、急难型紧急性救助场景。遭遇交通事故、火灾及其他突发意外等困难群众可进行申请。四、收入型过渡性救助场景。遭遇疫情、突发性收入骤减及其他特殊情况的困难群众可进行申请。五、因病支出型一般性救助。面临巨额医药费,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的困难群众可进行申请。实现医前预付、年中预付、医后救助的无缝救助。六、因学支出型一般性救助。因学费支出较大,基本生活暂时难以得到保障的困难群众可进行申请。
目前,相关场景已实现“浙里救”上架,确保临时救助审批流程便捷、救助工作快速开展、救助资金精准落实,并将临时救助范围扩至临时帮扶援助。西湖区将为省民政系统救助大脑建设提供“临时救助”组件,并贯通其他各类组件,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帮扶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