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慈善总会在名胜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省、市慈善总会的指导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工作要求,着重善款募集与项目运作,坚持依法行善,厚植慈善文化,全面打造“善行双西”,推动构建彰显西湖西溪景区“独特韵味 别样精彩”的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
创新慈善募捐方式,爱满双西处处有善
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和载体是保障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十年间,名胜区慈善总会依托西湖西溪景区资源,坚持善款筹集多元化,积极创新慈善募捐方式,着力打造数字慈善新业态,倡导“指尖慈善”,从“线下”为主向“线下+线上”并行转变,致力打造西湖西溪景区“公民慈善”高地。十八大以来,累计募集慈善款1994.86万元,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助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扩展慈善公益活动
连续10年开展祈福义卖活动,“六和钟声”慈善竞拍共筹得善款244.29万元。发挥会员单位慈善力量,开展壹基金为爱同行·2019公益健行,西湖群山越野赛、“善行吴山”“荷花宝宝”亲子公益、“迎春花卉”“郁金香花展”“菊花展”义卖、“幽谷寻兰”“非常西湖”创意书市、清明小长假跳蚤市场爱心义卖、关爱自闭症儿童慈善义卖等多彩微公益活动,涓涓细流汇聚慈善磅礴大爱。
开展慈善定向募捐
宋城演艺集团定向捐赠西湖街道敬老院10万元,用于添置电视机、冰柜、空调等设备设施;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名胜区慈善总会第一时间发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捐赠,共募集善款274.12万元;借力西湖音乐节开展“爱善未来”定向慈善捐助活动,慰问名胜区困难青少年及抗击疫情的职业代表;浙江大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捐赠20万元,设立“幸福双西 美好共富”慈善信托,推动慈善资金运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2021年发起西湖风景名胜区首个“慈善一日捐”捐赠活动,募集善款15.84万元;苏可安药业定向捐赠10万元药品,高温慰问景区隔离点核酸检测人员、环卫工人、独居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
丰富慈善救助品牌,韵味双西事事行善
大力实施慈善救助是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社会保障作用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体现。十年间,名胜区慈善总会坚持“每一分捐款都用于救助困难群众,而不从中提取工作经费”的原则,结合景区实际,加大慈善救助力度,深耕特色慈善公益项目,致力彰显西湖西溪景区普世人文价值。
深化慈善救助力度
名胜区慈善总会坚持做深做实助医、助学、助老、助残、助困五个特色篇章,按照“降低门槛、扩大覆盖、提高标准、精准救助”原则,向“发展型”慈善转变,从适应多需求、响应更迅速、保障更有效入手,加强“慈善+救助”“慈善+养老”“慈善+未保”等领域合作,十八大以来,累计支出善款2041.9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万余人。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名胜区慈善总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拨付定向捐赠款274.12万元,实施民生无忧七服务,为困难群众提供民生志愿服务850余人次,为名胜区保持疫情防控“双零”战果贡献慈善力量。
营造全民慈善氛围
开展“中华慈善日”“慈善一日捐”“99公益日”等慈善宣传广场活动。发掘和总结慈善先进事例,借力新闻媒体和西湖西溪景区宣传平台,加强慈善事迹宣传,营造浓厚的企业慈善爱心氛围。
制作发放《区慈善救助政策指南》《区慈善系列活动纪实》《区春风行动援助服务指南》等系列慈善救助宣传手册10000余册,进一步加强慈善政策宣传,形成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