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西湖区“四三二一”举措 提升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水平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3日 浏览量:361 次 来源:西湖区民政局
  规范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申请受理、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审核确认和管理监督流程,是维护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实施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西湖区顺应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要求,结合《浙江省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和区情实际,通过开展“四三二一”工作举措,加强改进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工作,实现精准高效救助,切实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

  “四”是健全四项预警机制

 采取“两条腿”走路,建立健全新生儿、死亡、火化、到期复核四项预警机制。采取线上依托“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打通公安、卫健、殡葬等多部门多系统信息共享,实现信息监管全流程闭环;线下加速推进西湖区民政局、乡镇(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机制,进行实地摸排,加大四情核实,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截至2022年8月底,共处理新生儿预警30余次,死亡、火化预警20余次,到期复核预警500余次。

  “三”是加大三项救助举措

  加大节日时生活补助力度,切实做好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和关爱服务,据统计,2022年春节前,全区快速落实低保、低边、特困人员节日临时生活补助,共发放资金982.28万元,惠及3546人次;加大“益联保”保障力度,为低保、低边4834人投“益联保”70.945万元,着力减轻人民群众重特大疾病负担;加大各类补贴力度,对全区各类困难群众发放消费补贴45.9万元、生活价格补贴29.492万元,进一步提升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是严格把住二项“入口关”

  严格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进行入户调查,对申请救助人员完善一户一走访机制,按要求上传入户调查表。截止到7月底,全区共审批认定低保家庭3119户,特困人员16人,低保边缘家庭317户733人。严格审核救助对象,依托“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网上审批和属地镇(街道)帮扶员实地走访,快速核对收入、支出、财产等条件,精准研判,快速定位,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一”是完善一项渐退机制

  坚持实事求是,对达到脱贫标准的及时劝退,新增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坚决防止弄虚作假,确保退出反映客观实际、纳入经得起检验。坚持规范操作,严格执行退出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切实做到程序公开、数据准确、档案完整、结果公正,做到全程透明。坚持跟踪研判,开展第三方评估,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退出机制实施过程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退出机制正向激励。今年以来,西湖区结合预警机制,采取“告知承诺”举措,对人均收入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低保边缘户标准的对象,给予一年的渐退期,帮助稳定脱贫。上半年,全区共有低保渐退36户93人、低边渐退26户75人进入“渐退”环节。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