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杭州市“春风行动”十年回眸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1日 浏览量:486 次 来源:杭州日报

 春风常驻——杭州市“春风行动”十年回眸(上)

     2000年,杭州发起了以“社会各界送温暖、困难群众沐春风”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扶贫帮困。十年来,“春风行动”不断扩大范围、丰富内容、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实现了困难群众“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解决一个”,不让一户家庭因生活困难而过不下去。“春风行动”被人民日报誉为帮扶救助困难群众的“杭州模式”,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100例创建新方法之一,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慈善奖”。

     党政挂帅,工会牵头

     十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春风行动”,把“春风行动”作为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的总载体,纳入全年的重点工作来抓,每年召开动员大会作出动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工会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方面的独特优势,赋予市总工会牵头实施“春风行动”的职能。十年来,“春风行动”年年有深化、年年有创新,规模一年比一年大,效果一年比一年好,帮扶救助对象从在职特困职工扩大到了城乡低保家庭、边缘困难家庭、低收入农户和外来务工人员,帮扶救助内容从春节一次性救助慰问拓展到开学送学费、物价上涨送补贴、失业在家送岗位、看病就医送保障等多项内容,“春风行动”已成为杭州市帮扶救助困难群众的龙头工程。

    两手并重,标本兼治

    “春风行动”坚持困难救助与就业帮扶“两手抓”,在为困难群众不断“输血”、缓解经济生活压力的同时,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就业帮扶力度,增强困难群众的“造血”功能。十年来,“春风行动”累计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救助金1.81亿元,救助困难家庭7.49万户次;发放助学金5142万元,救助困难家庭子女1.53万人次;发放夏季“送清凉”慰问金、慰问品1844万元,救助困难家庭7.06万户次。同时,全市广泛开展以就业困难人员、“4050”人员、失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落实各项补贴的“五送一补贴”活动,创建充分就业城市,累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40多万人次。全市还建立了救助与就业联动机制,按照“先就业、后援助”的原则,引导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再就业。

    三力合一,齐抓共管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春风行动”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政倡导、社会主体、媒体引导,形成了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强大合力。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捐款捐物、结对帮困,相关部门倾力服务,企业事业单位腾岗捐款,社会各界慷慨解囊,市民群众主动参与,社区工作者尽心尽力,新闻媒体营造氛围,谱就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合唱”。十年来,市本级共有2470家单位、51万人次累计捐款2.24亿元,捐款额占帮扶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二;全市有20655名党员干部、2148家企事业单位和426名社会各界人士结对帮扶城乡27278户困难家庭,帮助和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23380个、实现就业再就业3998人次,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困难4443人次,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看病就医难2210人次,为农村困难户引进合适项目1831个。

    四级救助,分级管理

    市区建立了市、区、街道(乡镇)、村(社区)“四级救助圈”,形成了覆盖所有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网,其中:市级救助圈主要救助低保家庭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低保标准100%~120%之间的困难家庭,区级救助圈主要救助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低保标准120%~150%之间的困难家庭,街道(乡镇)级救助圈主要救助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低保标准150%~180%之间的困难家庭,社区(村)负责做好上述困难家庭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萧山、余杭和5县(市)建立了区县(市)、街道(乡镇)、村(社区)“三级救助圈”。

     五项机制,长效护航

    “春风行动”创新性地推出五项机制,持续地、深入地将扶贫济困进行到底:一是动态管理机制,把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帮扶救助范围,做到“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同时,对通过帮扶后实际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帮扶标准的,按程序退出“春风行动”帮扶救助范围。二是职业培训机制,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提高就业困难人员的职业技能。三是就业帮扶机制,积极兴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建立面向困难群众和失业人员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对持《杭州市就业援助证》对象发放社会保障费、补贴等。四是社会共建机制,广泛组织开展捐款献爱心和“1+X”社会结对帮扶活动,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环境。五是帮扶保障机制,建立杭州市“春风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总体部署,并建立杭州市春风行动办公室,负责全市“春风行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市财政每年对“春风行动”实行2500万元专项补助,在资金上给予保障。2010年,第十次“春风行动”又建立了捐款献爱心长效机制,建造了“春风行动”爱心碑,推出了反哺救助机制,为深入持久开展“春风行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大援助,普惠于民

    “春风行动”健全和完善了困难家庭援助政策,实施了六大方面33项援助:一是日常生活援助,对困难家庭实施水电气定额补贴、半价收取燃气初装费和自来水一户一表改装费,优惠购买公交IC卡,免收小区保洁费、垃圾清运处置费、化粪池清运处置费等;二是文化生活援助,二折订阅《杭州日报》,免收有线电视安装费,免费办理借书证,免收公园IC卡年费等;三是教育援助,减免公办幼儿园保育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住宿费和高中阶段的学费、代管费,对困难家庭子女就读大学的给予助学援助;四是医疗援助,免交重大疾病医疗补助统筹费,享受惠民医院“十免交十减半十减免”政策等;五是住房援助,减免危旧房改造自负费用,对符合廉租住房政策条件的给予租金补贴等;六是法律援助,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由法律援助机构及时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专家点评

     让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江山(中共杭州市委机关刊物《杭州》杂志社社长)

     开展“春风行动”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在杭州市总工会开展的送温暖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帮扶救助困难群众的“杭州模式”,是杭州市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的总载体和总抓手,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

     “春风行动”通过党政主导、工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主体、媒体引导,实现了扶贫帮困工作社会化、制度化、长效化;“春风行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已成为党和政府、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春风行动”对帮扶对象的全覆盖,惠及全市城乡困难家庭和“新杭州人”,有效提升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品质;“春风行动” 大力开展的结对帮扶、捐款捐物、政策服务等活动展现了杭州新时代人文精神。随着“春风行动”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在人民群众中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越来越高,成为了杭州的一项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和“金牌”工程。

     当前,杭州正进入新一轮发展期,能否真正实现从以城市为发展主体到以人为发展主体的转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将从根本上决定我市未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升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活品质作为发展的出发点。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着力破解难题,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爱的循环 ——杭州市“春风行动”十年回眸(下)

     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十年来,“春风行动”像一股源源不断的暖流,流入了困难群众的心窝里。从特困职工,到低保家庭和残疾人困难家庭,再到下岗失业人员、失土农民、困难边缘家庭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春风行动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走出了阴霾,找到了人生崭新的起点。而他们也深深地感谢社会给予他们的关怀,依靠自强不息的精神,脱贫之后不忘反哺社会。春暖花开,越来越多的人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在杭州这座生活品质之城的幸福感。

    陈刚:创业者的真诚回报

    像许多奋发有为的年轻人一样,陈刚也曾充满理想与抱负,每天勤奋工作,家庭幸福美满。然而一场横祸打破了他宁静的生活,被刀刺伤造成脾脏破裂大出血,经医生全力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这场意外带走了陈刚健康的身体,2004年原来单位与陈刚解除了劳动合同,他成为一名下岗失业人员,母亲肢体残疾,女儿不满周岁,一家靠父亲的退休工资勉强生活,生活陷入了极度困境。

    正当他走投无路时,社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他办理了低保,平时送上米、油、衣服等日用品。陈刚没有消极怠慢,而是通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站等多种途径寻求就业,但都因诸多原因而未被录用。就业的艰辛和生活的磨难没有打垮这个年轻人,终于在2007年1月,通过自己坚持和努力,陈刚被杭州先锋数码有限公司录用,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他的业绩名列前茅,深受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好评,还被提升为公司业务部经理,工资待遇随之提高,家庭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在享受了丰硕果实的同时,他没有忘记街道、社区给予自己的帮助,时刻惦记着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鼓励他的街道、社区,总想着为社区困难居民解决点困难。于是,他把想法告诉了公司领导,领导非常支持并拿出资金慰问社区困难户,还给下岗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此后,每个月陈刚都会自掏腰包,买来米、油等生活必需品送到社区,然后由社区把这些物品送到困难户手中。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陈刚还不断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他承包了一家通讯门市部,做起了CDMA手机买卖生意,由于做人诚恳,服务态度好,加上产品质量过硬,小店的生意一直十分红火,生意上了正轨后,陈刚招聘了三名下岗失业人员,到店里担任售货员、接线员的工作,并且给他们的工资和待遇都会比周边的商家要好一些,大家都说陈老板对员工就像对自己家里人一样的。而陈刚却总是说:“我也曾经有过困难的时候,那个时候是政府帮助了我,现在我有能力了,帮助他们也是应该的。”

    游林冰:在感恩中谱写自强人生

    1997年,一场意外的车祸让游林冰落到了黑暗绝望的地狱深渊。同坐一车的丈夫因抢救无效告别了人世,儿子受伤,而她也由于脊髓受伤,从此高位截瘫。无法行走,生活不能自理,从床上到轮椅上短短的一个动作都无法独立完成……“要笑着活下去!”游林冰的坚强意志感染了很多人,没有放弃自我、放弃人生,她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开拓了人生新的篇章,并鼓励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们,勇敢地面对挫折,树立良好的心态。

    2004年,游林冰和杭州其他5位截瘫的朋友一起,制作创办了“站起来”网站——一个为截瘫朋友提供的免费交流、互助性平台。而这个网站现在已经成了肢体残疾群中的知名品牌。成立网站不久后,她又在西湖区残联的推荐、淘宝网的帮助下,注册了网店,开始了另一种艰辛的探索工作——网上销售。她的坚毅性格和优秀事迹让她成为淘宝网魔豆爱心工程的第一受助母亲,因为她的好学、诚恳、热情,很多的卖家都愿意以优惠的价格给她提供代理的机会。网上生意越做越红火的同时,游林冰也不忘记其他的残疾朋友,她热心地在聊天室中教大家做丝网花、讲解开网店的经验,帮助残疾人介绍合适的货源,解答开网店中的问题,推荐一些开网店的好项目。

    几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着游林冰,为她提供了不少帮助,比如残联为她申请了杭每月补助、家政服务券、儿子的助学补助和康复器材等等。此外,还赠送了笔记本电脑和每年7000元的补助。作为困难家庭,社区给她免费安装空调,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也定时上门为她进行心理抚慰等服务,请她参加区、街道年终举行的慈善年夜饭,让她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她的关心。区妇联、房管局和她结对,定时上门慰问。正是由于来自各种层面的帮助再加上她个人的努力,游林冰并没有脱离社会,有了一定的经济来源,较好地解决了她的生活问题。

    “受人之恩,涌泉回报。”游林冰一直坚持着这样的信念,时时刻刻不忘回报社会。2005年,游林冰和自己的残疾朋友们成功地组织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救助活动——救助山西太原截瘫姑娘张艳枝。她发起了救助的倡议书,联系媒体、残联。发动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加入这个救助活动中。经过她们的坚持,最终筹集数万元到南京专科医院治疗的费用,使张艳枝16年的褥疮到了彻底的医治,生命再一次重生。

    潘蒴:爱心在传递中延续

    2008年5月16日,一个中年汉子来到桐庐县红十字会,将一张10万元的支票交到了负责人手里。这个人就是桐庐县新合乡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女孩潘蒴的父亲潘文卫。“这里是10万,我女儿让我把别人捐给她的医疗费先捐给灾区,他们那里更需要。”潘文卫说,这些钱是好心人捐给女儿动手术的,现在女儿暂时做完手术了,尽管未来还不知道要用多少钱,但是病房里的女儿坚持要把钱先捐给灾区。当时现场的气氛十分凝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接下了支票同时接下了一份沉甸甸的关爱之心。

    2007年4月15日,潘蒴被确诊患有白血病,这对于家境并不宽裕的潘蒴一家来讲,犹如雪上加霜,全家人为了治病变卖了家中财产,与病魔展开了生命争夺战。几经辗转,好不容易在台湾找到匹配的骨髓,但是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一家彻底绝望。为了挽救小潘蒴的生命,桐庐县春风行动办公室、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红十字会、杭州市商业银行桐庐支行等单位及其他社会各界纷纷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杭州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桐庐等新闻媒体也都对她的情况进行了报道,不少热心人纷纷捐钱。当地相关部门专门为她建立了“爱心天使”账户,并在全县发起了一场爱心绿丝带公益行动,最终为小潘蒴募得善款近20万元。2008年4月30日,小潘蒴顺利地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

    “潘蒴在病房里看电视,看到四川发生了地震,躺在病床上哭了好多次。”潘文卫说,“她让我把‘爱心天使’账户上目前剩余的爱心款,全部捐献给四川灾区,先帮助那里更需要的人。”小潘蒴在自己还需用钱之时,却先想到四川灾区的同学,这是一种感恩之举,也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许多人都为她的善举钦佩不已。中共桐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玉凤在得知潘蒴的举动后说:“当小潘蒴身患重病之时,社会各界都向她伸出了援手,今天获得新生的小潘蒴又要把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这不仅体现了这位爱心天使殷切的感恩之心、回报之意,更体现了桐庐人民对四川灾区群众的深情厚谊。”

    专家点评

    共建共享源于每一个人

    江山(中共杭州市委机关刊物《杭州》杂志社社长)

    “扶贫济困”文化,是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公益事业,表现为集体主义思想,有着朴素的同情心、助人为乐、帮困济贫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扶贫济困”文化,通过“社会各界送温暖、困难群众沐春风”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把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温暖送进困难群众家庭,体现了社会大家庭的和谐。

    我们说,世上的不幸有千万种理由,战胜不幸却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在社会外力的帮助下,依靠自身内在的自强。下岗失业、残疾人、因病致贫等困难家庭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一直以来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过去,人们总将他们的形象与落魄、贫穷、失落等词语联系在一起。春风行动不仅给他们送去了物质上的帮助,更从精神上让他们找到了家园。今天,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低保困难家庭不再满足单纯享受政府的救济,他们不再把自己封闭在家里。他们在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温暖,党和政府时刻关注着他们的生活状态的同时,意识到了只有自强、自立、自信才能摆脱灰色人生走向光明、走向成功,进而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他们走向社会,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努力着。他们奋发图强,顽强拼搏,在不同的领域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在脱贫或自身获得成功的同时,他们也没有忘记那些与他们过去一样还暂时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回报社会、反哺社会成为了他们自觉的行动。

    感恩思报爱长流,薪火相传势燎原。春风行动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被“春风”吹暖的心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感恩不断地叠加和放大,继续为其他困难群众“雪中送炭”。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共建是基础,共享是目的。生活品质之城不仅仅是城市居民、本地居民、白领、富人的“生活品质之城”,更应该是农村居民、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和困难群众、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品质之城”。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