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杭州救助十年荟萃 街面兜底救助让亚运城市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2日 浏览量:429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保障基本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街面长期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城市面貌。2022年杭州亚运会已进入倒计时,市救助管理站秉承“兜底扶弱”初心,立足街面救助前沿阵地,重点打造“部门联动、建档立册、精准救助、智能管理”的救助管理机制,助力城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强化部门联动,织密街面救助兜底网。杭州市政府历来重视民生工作,不断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民政、公安、城管、卫健、财政等2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杭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各城区也成立区级工作小组,市、区互动,分级负责,进一步夯实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在保障常规化街面救助的同时,市救助管理站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行动,各区县救管办协调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发动区、镇街、村社三级力量,加强街面巡查劝导,主城区启用临时避寒(暑)点,发挥应急救助补充作用,形成属地与部门联勤联动的良好局面。

  开展摸底排查,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数据库。通过对杭州市各主城区重点道路、公园景点、繁华商业街、地下通道及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露宿人员主要的活动区域开展摸底排查,逐步摸清长期在杭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信息,掌握全市流浪乞讨人员分布情况、集中区域和活动规律,从而构建起长期在杭流浪乞讨人员动态数据库,以数字化、信息化模式动态管理流浪乞讨人员的综合情况,并将人员信息及时反馈至各城区属地成员单位,实现各地业务信息共享、全市上下贯通的工作机制,极大地提升了街面救助工作效率和时效性,为街面综合治理打下基础。截至目前,已掌握主城区内65名流浪乞讨人员综合信息并登记造册,为杭城和谐发展、长治久安提供助力。

  实施精准救助,推进源头治理全覆盖。如何让在杭长期流浪乞讨人员回得去、安得下?杭州市救助管理站依托流浪乞讨人员动态数据库,精准对接流出地民政、乡镇(街道)、村(社区)等部门,衔接社会保障政策,开展跟踪回访,落实回归稳固机制,避免这类群体再次陷入困境。同时,对杭州本地流出的流浪乞讨人员,协调属地政府做好接收、安置、帮扶,保证他们回得来、留得下、稳得住,目前已对10名杭州主城区户籍送返人员建立信息档案并定期回访。精准的数据支持,加上与各地政府的联动,实现了从源头上对困难群众实施精准救助和帮扶,为亚运会的举办提供了安全保障,也让受助人员实实在在感受到杭州这座城市因治理现代化带来的人文关怀。

  探索智能管理,打造数字化救助平台。借浙江省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的浪潮,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正积极谋划探索街面救助掌上数字化,即搭建一个救助APP平台,该平台拟作为数字化救助管理工作的前端,在街面救助过程中,实时更新数字化动态信息库,并向全市相关部门和人员共享数据,同时,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生成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电子档案,“一人一档一画像”,为后期联动流出地政府部门开展精准帮扶救助、落实回归稳固机制提供助力。探索将民政、公安、残联、妇联等相关部门信息进行跨部门共享,助力标本兼治。

  一个城市的温度取决于最底层人民的幸福感,作为杭州民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市救助管理站将持续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彰显杭州救助管理在服务亚运工作、提升基层治理中的担当和作为。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