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来,全国疫情肆虐,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然要求。那么,杭州市的困难群众,现在基本生活保障如何?
全面摸排 主动发现
通过信息共享、定期排查、上门走访等途径拓宽主动发现渠道,依托社区网格化工作平台,动态掌握困难对象以及新冠肺炎患者家庭生活状况,排摸困难家庭所需、所急、所求,重点关注、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疫情感染人员生活困难,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富阳区东洲街道红旗村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走访困难群众,其中低保户吴某家庭中有密接者,其妻子朱某正在家中隔离,不便外出。考虑到吴某本人患有帕金森,妻子朱某患有尿毒症,每周需要去人民医院做3次血透,原本家庭就很困难,工作人员在了解其家庭情况及困难之处后,及时对吴某家开展了救助,送上米、油等生活必需品。
探访关爱 暖心帮扶
加强对辖区内困难群众的探访关爱,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社会散居孤儿、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以及重病重残等特殊群体,发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定期上门走访关爱,及时提供帮助。
2022年3月12日晚,上城区丁兰街道长虹社区阳光逸城小区内发现1个新冠肺炎初筛阳性病例,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阳光逸城居民宁静的生活。75岁的韦奶奶一直独自居住,从小落下的残疾让她行动很不方便,以往都是由民政购买的第三方定期上门为其打扫卫生,韦奶奶的妹妹平时也会到家里为她买菜、切菜。因为这场疫情,外面人员无法前来照顾,了解韦奶奶家庭状况的帮扶员便每天抽空帮助韦奶奶买菜,切菜,打扫卫生。
优化流程 提高效率
开通救助申请绿色通道,对新申请对象进一步优化简化救助审核确认流程,采用非接触等灵活方式调查了解情况,减少人群聚集和感染风险。通过“浙里办”APP和浙江政务服务网等线上受理平台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确保无接触办理。
富阳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先行救助,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利用“浙里办”网上申请,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办理相应救助。对因疫情而产生生活困难需要救助的,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及时发放临时救助金。通过前期摸排,胥口镇公共服务办掌握到辖区一户家庭,一家三口,母亲正在医院拆除骨折钢板,父亲右眼残疾,原本在企业就业的儿子,近日突发精神疾病入住医院治疗,发现该线索后,胥口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一边开展调查,一边代为提交救助申请,使用临时救助备用金先行救助6000元,以确保该家庭在疫情期间的生活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