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区以风险干预、主动发现、智能研判为基础,快速定位救助对象,化“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持续致力兜底保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勾画“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一是风险干预,扩大救助服务目标对象。建立社会救助服务对象“数据库”,并实时动态更新数据库,串联人社、教育、政法委等多家单位数据,涵盖失业、高考录入、大学毕业、“家和码”等数据,通过比对分析和入户核查,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数据库”,分无劳动能力的低保(低边)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有劳动能力的持证对象和贫困儿童、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包括有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困难单亲家庭成员等3个救助服务圈层,实现重点人群及边缘人群及时救助。截至目前,4.2万人纳入监测范围,基本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二是主动发现,弥补救助“缝隙效应”。依托“昼访夜谈”“民呼必应”“结对帮扶”等载体,推进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人员等社会精英带头帮扶困难群众,并打造“救助部门骨干+镇村救助干部+经办服务人员+专业机构社工+志愿者”的救助导服专业队伍,为困难群众提供代办、咨询、资源链接、制定帮扶计划等服务。目前,全区已结对困难家庭2901户,发现困难对象102人,收集需求110件,认领完成85件,清单式转介25件。分批招录乡镇(街道)民政经办服务人员72名,救助导服人员750名。
三是智能研判,强化主动服务精准性。对涉及民政、农业农村、住建、残联、华数等19个单位的救助政策进行梳理,精简为40条基本救助政策和5项惠民联办政策。搭建逐层递进的救助服务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提供基本生活照料与支持、精神慰藉与疏导、生活与就业能力提升、社会适应与融入等4大类服务17项。群众在“智慧民政”手机端小程序中答题式填写基本信息,系统通过在线计算和智能研判,自动实时精准匹配救助政策和服务项目,分析结果推送给村社导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