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萧山区召开慈善工作会议暨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回顾总结2020年度工作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
2020年慈善工作总结
萧山区慈善总会会长汪柏遂在报告中指出,2020年萧山区慈善捐赠总收入达到1.35亿元,比上年增长64%。救助支出达1.89亿元(包含前进、临江、河庄等五个分会划归钱塘区管理,划出资金3295.18万元),共救助3.44万人次。
萧山区慈善总会在六大方面上提升了慈善救助的精准性,构建了良好的慈善生态圈。1.站位政治化努力推进慈善事业稳步发展;2.抗疫全域化努力推进慈善事业规范发展;3.募集多元化努力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4.救助常态化努力推进慈善事业创新发展;5.宣传社会化努力推进慈善事业持续发展;6.队伍专业化努力推进慈善事业优质发展。
抗疫全域化——面对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灾害,萧山区慈善总会购入1270万元包括体外肺膜氧合机(ECMO)、车载CT负压医用救护车、中央监护系统等抗疫急需专业医疗设备,采购大量手术防护服、额温枪、N95口罩等抗疫物资,第一时间火速支援抗疫一线。
同时,调动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爱心个人纷纷慷慨捐赠,加入献爱心行列。
募集多元化——2020年萧山区慈善总会的捐赠总收入达到1.35亿元,比上年增长64%。区慈善总会充分运用留本冠名基金、慈善项目营销、乡贤回报家乡、网络扫码捐、社会爱心众筹等方式;不断拓宽渠道,向萧山国资、交投、城投、环境集团和湘旅集团等国企代表广募善款。
救助常态化——萧山区慈善总会2020年慈善救助支出达1.89亿元,共救助3.44万人次,主要运用于热心助困、仁心助医、爱心助学、益心优抚、慈心助老、暖心助孤、暖心助孤等多种形式的优抚、助创慈善项目,让救助常态化。
2021年将在五个“为”上下功夫
项目为王——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做项目,着眼于省市区的工作重点选项目,针对社会需求提供慈善项目的“温情菜单”。
募捐为要——扎实推进各分会第三轮募捐大会开展;拓展网络捐赠、慈善信托、冠名基金、移动捐助平台等新型募捐渠道。
文化为魂——策划推出第六个中华慈善日慈善文化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可慈善,人人皆慈善”的浓厚氛围;开展慈善艺术团巡演;启动《萧山慈善志》编撰工作。
组织为基——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强化责任担当,从理论深度和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的科学定位,不断增强做好慈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才为本注重加强作风建设,创新工作思路,抓好慈善队伍建设;努力扩大“朋友圈”,加强行业交流与战略合作;畅通慈善义工服务渠道,加强慈善义工队伍的日常管理,完善培训、星级评定、激励回馈等制度。
新阶段需要新气象,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慈善事业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事业。接下来,萧山区慈善总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理念,充分发扬拓荒牛、孺子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主动担当,创新作为,广开“善”门,广行“善”路,探索推进萧山慈善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爱心之城·首善之区”积极努力,为“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建设贡献慈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