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群众往往受限于身体状况、受教育水平、获取信息方式有限等原因,无法准确、全面了解自己符合哪项救助政策。数字化在社会救助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西湖区民政部门在“浙里救”的基础上,丰富本级“幸福云”大救助服务系统,研发主动识别、部门联动、多元救助、走访评估等模块,为申请人精准画像,优化了困难群众从申请到获批的全流程体验。
“群众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通过浙江省政府服务网、‘浙里办’、支付宝APP,迅速进入‘浙里救’模块,找到杭州市西湖区‘幸福云’;还可以通过西湖区民政局的微信公众号,以及西湖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自助终端机上发起救助申请。”西湖区民政局社救科工作人员王蒙娜向记者介绍,“申请完成后,线上系统会发起核对,线下民政系统家境调查人员将开展入户调查。最终,系统会给申请人精准画像,判断其符合的救助项目,还能将申请人不知道、没申请但应享受的救助一并办理。”
“去年,西湖区‘一证通办’仅医保减免一项,就让困难群众少跑1万多次。”王蒙娜解释道,过去群众办好低保后,还要去医保部门登记备案,才能享受医疗报销救助各项政策,现在系统内流转、部门间协办,只让数据跑腿。
目前,低保、低保边缘、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困难群众物价补贴、“春风行动”慰问金发放6项社会救助政策均已实现申请人“零跑腿”,临时救助更是实现了当天申请当日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