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兜”住稳稳的幸福 杭州交上一份有温度的“答卷”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4日 浏览量:709 次 来源:杭州财政发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早已消除绝对贫困的杭州,一方面帮扶对口23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多维减困”,持续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让困难群众生活的更加美好。

  2020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 市级财政托稳兜实民生底线,将财政资金转化为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过及时调整政策标准,保障特困人员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

  主城区低保标准由1041元/人/月调整为1102元/人/月。

  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1734元/人/月调整为1837元/人/月。

  机构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由2545元/人/月调整为2571元/人/月;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由2036元/人/月调整为2057元/人/月;低保、低保边缘家庭重残、患重病和罕见病及三级四级精神、智力残疾儿童,按照当地低保标准与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的差额发放生活补贴。



  通过价格补贴、生活补贴等资金保障方式,保障困难群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本生活。

  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的调标实施时间从7月1日提前至1月1日,累计向13.2万困难群众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0.8亿元。

  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启动困难群众价格补贴9次,累计发放1.6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23.88万人次。

  向困难群众发放消费补助,人均100元,累计发放1450.86万元。



  通过兑现各类稳岗就业援助补贴,帮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

  对招收困难群众的用人单位给予用工社保补贴。主城区281家用人单位吸纳529名低保低边残疾人等困难群众,享受补贴427.32万元。

  鼓励困难群众自主创业,给予自主创业社保补贴。主城区24名低保、低边、残疾人等困难群众,享受创业社保补贴14.55万元。

  社会开发公益性岗位供困难群众就业。主城区140人低保、低边家庭成员和212人残疾人在公益性岗位上岗,补贴资金914.29万元。

  鼓励困难群众灵活就业,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主城区336人低保、低边家庭成员和314人残疾人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23.79万元。



  通过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补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补助困难人群的个人缴费部分。全市17.86万参保困难群众缴费补助2.4亿元。

  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全市19.63万人医疗救助支出7.77亿元。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提供物质救助的同时,积极支持各部门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清单,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低保、低边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

  安排公益创投资金1500万元,引导社会专业力量充分参与社会救助工作,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救助服务,不断增强困难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