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下城区来巴东扶贫的叔叔们,引入了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的“加油木兰”公益保险项目,帮助了包括我在内的7300多名贫困女性。现在我每个学期都能领到500元助学金,再加上其他社会各界的帮助,生活的负担减轻了不少,我从心底里感谢所有好心人。
“我把你画成花,未开的一朵花,再把思念一点一滴画成雨落下……”我从小喜欢唱歌,最喜欢唱邓紫棋的这首《画》。我几乎没出过巴东,很想去更多的大城市看看,我做梦都想去海边,我相信总有一天一定能实现的。
我们这里的茶要从清明采到霜降,冒出新芽就采。别人用采茶机,我用手采,慢工出细活嘛。清明前采的第一茬,炒好后我会自留十来斤,其它都卖给茶厂。现在采的是白露茶,用大篮子装茶叶,采了就扔进去,很方便。如果有大太阳,我就把篮子放在树下阴凉处,茶叶怕晒,要保持新鲜。
我们这里人都喜欢喝油茶汤,用猪油把茶叶和调料炸一下,加水烧开,考究的再加点炒好的黄豆、豆腐、果仁等。“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喝了提神醒脑,年轻人叫它“土家咖啡”。
西红柿和西红花,脱贫致富全靠它
2019年,杭州萧山区的帮扶企业牵头建起了这个1500亩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老板是我朋友,知道我在利川,就把我招过来做管理。我所在的是投资700万元建成的全自动恒温玻璃大棚,主要种植培育西红花,俗称藏红花,还会种一些其它蔬菜。
我手里拿的是水果番茄,这一拨还没到采收期,我现采了两个红透的,看着和乒乓球差不多大,味道很甜,口感很好,卖的话要10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欢迎杭州的朋友来体验原生态土家文化,房价给您打折
我们这里原来是土家族部落,属于深度贫困村,吊脚楼破败不堪。2017年,浙江新湖集团投入益贫基金300万元,杭州市江干区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290万元,将原有的民居在保留土家族风格基础上进行修缮、扩建,改造成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嵌入式住客民居。
改造后的民居,一楼自家居住,二楼作为民宿。我们站的二楼走廊以前都是堆杂物的,现在成了最好的观景平台。这里的住宿条件很不错的,欢迎杭州的朋友前来体验世外桃源生活和原生态土家文化,房价一定给您打折。
我是利川人,在河北、广东做了十多年厨师,2009年回到利川,继续老本行。我当时在酒店附近的一家夜宵排档当厨师长,这里的行政总厨经常来吃夜宵,觉得口味不错,后来找到我,就把我挖过来了。
我现在主要负责自助餐厅的菜品烹制和西餐扒档,市民想吃正宗高档的西餐,到我们酒店来准没错。我们也常做本地特色菜,比如腊炒柏杨豆干、紫苏鳝片、腊蹄炖山药等,大部分食材都是收购本地贫困户的农产品。你要是来利川旅游,欢迎入住我们酒店,尝尝我的手艺。
杭州萧山区投入对口帮扶资金160万元,在这里建设了26间手工豆干作坊扶贫车间。我也来上班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带娃。柏杨豆干是我们这里的特产,用大豆、泉水和香料,经过十几道工序加工而成,薄如蝉翼,色泽金黄。
我正在把刚烘烤好的豆干放在篾笼上冷却,我们这里人喜欢直接蘸料汁包着小葱吃。因为纯手工制作,每天每人最多做1000张,卖的话10元30张,基本上只供本地,还不够卖。他们都叫我“豆干西施”,我有点不好意思。
看着小蜜蜂飞进飞出,采花酿蜜,我慢慢也对养蜂产生了兴趣,报名参加了养蜂技术培训,主要是培育蜂王、管理蜂巢。现在我一边学习,一边指导农户养蜂,管理带动了30户贫困户一起养了1000多箱。
我们这里养的都是中华蜜蜂,是国家级保护蜂种,一年只取一次蜜。我手上拿的巢框上全是巢脾,里面都是蜂蜜,切下来可以直接吃,带有天然百花香。杭州拱墅区投入东西部帮扶协作资金建立了中蜂产业园,购买了灌装生产设备,大幅提升了蜂蜜品质。养蜂是辛苦的,收获是甜蜜的。
在我倡议下,温州女老板认领了10个贫困学生
李音美(50岁) 杭州支医工作者、来凤县旧司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助理
在下乡过程中,我发现这里有很多品学兼优、家庭贫困而又求助无门的孩子,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帮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我写了一封爱心倡议书,发到业主群、校友群里,很多人响应。有个温州的女老板,看到后马上飞了过来 ,一下子认领了10个贫困学生,资助每人每月1000元,一直到完成学业。
在杭州帮扶工作队的协调下,当地教育部门也介入进来,对贫困孩子家庭进行摸底,根据学生情况统一进行捐助分配。现在有100多个孩子得到了结对帮扶,我觉得这次支医经历更有收获了。
没有双臂,只能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我练习用脚趾敲键盘、刷手机,还学会了用相机拍照、剪视频。2016年,我创业开起了网店“陈兹方铺子”,把这里盛产的土豆、茶叶、橙子等农产品卖出大山。我肩上背着的是刚收的苞谷(玉米),可以酿成苞谷酒,我店里也在卖。
巴东的残疾人还有不少,杭州的扶贫干部也一直在关心和帮助我们,组织残疾人去杭州学习盲人按摩和电商培训,还为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建立了“圆梦基金”。感谢帮助过我的人,你们为我插上隐形的“翅膀”,我才可以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