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助民生 带产业 做一个谱写东西部协作扶贫的作曲家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9日 浏览量:585 次
  一个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村卫生室被重新修建,一个个心理辅导站拔地而起,这些都是岑巩这几年来的变化,而在这些变化的同时,都会出现一个身影,这个身影,就是周友红。

  2013年,浙江省建德市开启了“建德—岑巩”对口支援的“结亲”之旅。为助力岑巩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2018年4月,建德市委副书记周友红,挂任贵州省岑巩县委副书记,与该县广大党员干部一起奋战脱贫攻坚一线,倾力开展扶贫协作工作,谱写了一曲曲东西部协作扶贫的时代赞歌。



  行好千里扶贫路

  “始终把教育事业当作防止贫困代际传播、促进长远稳定脱贫的重要手段,把医疗卫生事业当作维护群众核心需求和切身利益重要保障。”这句话,他常常说起。通过多次调研,多次研究,他决定选定一批社会责任感强,业务能力过硬的高中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及主治医师到岑巩县挂职,开展技术帮扶。教师和医生到岗后,各自发挥自身特长,较强的业务水平、强烈的责任感获得县内干部群众一致好评,挂职教师所教班级学科成绩均名列全年级第一,到岑巩县妇幼保健中心挂职的妇科医生方春英同志,多次在面对复杂病情时披挂上阵,挽救病人生命,获得了州级优秀援黔人才称号。

  针对岑巩县中小学生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空白问题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室建设短板,周友红同志积极向上级申请,投入帮扶资金,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及装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村卫生室7个,心理辅导站30个,帮助7436名贫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医,解决5000余名贫困留守儿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空白问题,在黔东南州开创扶贫协作心理健康帮扶先例。

  自担任岑巩县社会扶贫工作专班组长以来,周友红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捐资助学。2018年来,投入“爱心助学”资金256.38万元,连续两年对高考前20名的学生进行奖励,对全县985名农村户籍大学新生进行资助,结合县内其他部门助学资金,实现全县农村户籍大学新生资助全覆盖,有力助推教育扶贫。

  针对岑巩县留守儿童较多,中小学生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空白等问题,对症下药,建成“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站”30个,派遣心理教育专业团队到岑巩县挂职开展心理教育培训,解决5000余名贫困留守儿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空白问题,在黔东南州开创扶贫协作心理健康帮扶先例。



  播好扶贫产业种

  不仅要助民生,还要着手于产业帮扶。为助力岑巩发展“普惠式”农业产业,周友红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结合岑巩实际,研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和发动建德市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到岑巩考察、洽谈合作90余家次,成功培育和引进一批效益稳定、劳动力强度适中、老少皆宜的“普惠式”农业产业。

  “普惠式”农业产业由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保护价回收,群众通过直接参与种植获得收益。现共有1015户农户群众直接参与“普惠式”农业经营,其中贫困群众599户,真正提升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和促进长期稳定增收。目前,共引进发展种桑养蚕7070亩,西红花92亩,果蔬乐园500亩,芳樟2500亩,食用菌602万棒,精品水果、肉牛养殖等种养基地10余个。

(每日商报)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