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让公益力量成为乡村教育的一阵春风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30日 浏览量:230 次

  故事要从都市快报做了19年的公益项目——阳光助学行动开始。那年夏天,我走进开化县村头镇兴旺村的阳光学子刘竹琴的家,厨房里贴着她在幼儿园时获得的奖状,落款时间是2003年。屋里的一切仿佛从那一年开始,就没再往前走:未粉刷的墙、简陋的桌椅、许久未开伙的厨房……



  竹琴很内向,几乎没怎么说话,只是默默流眼泪。2003年,竹琴的爸爸在给新家加瓦时从二楼屋顶摔了下来,离开了母女三人。孩子的大伯回忆,当时11岁的姐姐已经懂事,哭晕过去。而6岁的竹琴似乎还没明白怎么回事。

  快结束采访时,竹琴小声跟我说:“姐姐,其实我都看到了。”原来,当时,她正在厨房玩耍,听到响声走出来,亲眼看到落地的父亲,满脸鲜红的血,软软地躺在地上,被乡亲们抬上汽车,飞驰而去,她在扬起的尘土中,站得远远的,不敢靠近。


  这些往事大人们并不知道。年幼的竹琴看到天天哭泣的妈妈和姐姐,没有再描述过这个场景和这带给她的冲击。但她默默地改变着自己。幼儿园时她喜欢跳舞,常常上台表演,爸爸过世后,她把这个爱好藏在心底,再也没和家人说起过。为了能考上大学改变整个家的生活,她一门心思专注于学习,现在就读于浙江大学。



  在浙江的阳光助学行动中,几乎九成以上的家庭是因病因残致贫;贫困或许会成为孩子们努力学习的动力,但同时也会成为阻挡他们视野的大山。还有很多“刘竹琴”,我遇到过捡破皮球追求篮球梦的男孩,遇到过在演算过的草稿纸上设计服装的女孩,见过许许多多连县城都没有出去过的孩子,不知道大学要参加什么社团的孩子。阳光助学19年,帮助了全国超过5万名学子,我们最担心的就是乡村青年的视野问题,这或许才是城乡教育最大的差距。

  

  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问题学者、发展经济学家罗斯高在中国30年,研究农村儿童的教育发展,调查了13万西部地区孩子,发现24-30个月的贫困农村儿童中,53%的孩子智商偏低。这种情况不是先天的,而是因为在贫困乡村,大量留守儿童没有父母陪伴,也没有幼儿园可以上,没有看过绘本,没有听过儿歌,甚至缺乏语言交流,再加上营养跟不上,这才造成了调查中反映出的“智力偏低”问题。


  在我们浙江,基本不存在营养跟不上的问题,也不存在教育设施匮乏的问题。但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之外,他们能接收到的对世界的认知仍然很少。

  我们曾花费半年多的时间在建德、淳安、衢州、丽水、金华等地的部分乡村小学中做了一次“乡村儿童美育调查”。在城市,弹钢琴、跳舞、画画,有时被当作孩子引以为傲的才艺,有时被当作禁锢孩子自由的牢笼;在乡村,正统的美学教育,却是一种求而不得的奢侈品。



  为了保证主课的师资,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副课老师,校长教体育,语文老师教音乐。在开化何田乡中心小学,我们看到一年级在上音乐课,投影仪上播放着一首关于彩虹的歌,下面的小朋友们各干各的事儿,遇上会唱的部分就跟着哼两句。


  一位老师的回答当时震撼了我。我们在做教师访谈问:“孩子们喜欢什么?” 建德市三河小学的朱老师说:“总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我想那些美好的、新奇的事物,他们应该都是喜欢的。但我们的孩子没听过外面有什么丰富多彩的东西,所以他们也说不出要什么。”

   这个调查结束后,我们启动了“花儿计划”项目,请阿里云的王坚博士和建德梓里小学的孩子讨论什么事“云”,请荷兰指挥家洛翰带着淳安富文乡的孩子们在山野里唱爵士,请文礼书院教景宁鹤溪小学读《大学》……这些音乐家、艺术家、科学家到乡村的学校去,目的不是要教出大画家、大钢琴演奏家,而是希望缩短乡村儿童和世界的距离,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更多的美和可能。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溉,是点燃火焰。”点燃熊熊烈火的,不是一个公益项目。我们点燃了一根蜡烛,就可以看到点点烛光正在奔着同一个目标汇聚。近两年,不论是政府、乡村学校和老师,还是看我们的报道而来的志愿者,犹如阵阵春风,共同改变着乡村的孩子和教育。

(都市快报快公益-李烨池)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