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所在企业倒闭而失业的河南籍务工者老陈夫妻,如今已在西湖区翠苑环卫所干起了道路保洁工作。3个多月来,3000元以上稳定的家庭月收入,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也让笑容重新回到了他们的脸上,“这可多亏了朝晖街道灌南驻杭州流动党总支的同志们,是他们及时伸出援手,才让我们那么快重新就业。” 去年10月以来,因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杭州部分企业裁员、倒闭,许多在杭民工不愿意回家,但一时又找不到工作,在焦虑中他们中的一些人找到朝晖街道下属的灌南县驻杭流动党总支寻求帮助。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让他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面对严峻的形势,朝晖街道党工委积极协调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员党总支与街道劳动保障站和再就业中心积极沟通。一方面,在街道帮助下聘请保安、保洁、环卫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为流动党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举办就业岗位培训;另一方面,又专门召开了支委扩大会,将援助下岗民工再就业任务分解到每个支部委员和在务工单位有影响力的党员身上,发动大家为失业民工推介新的工作岗位。 “这些年,我们的流动党员中有不少凭着自己的双手,在自己的单位干出了一番成绩,比如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物业公司副经理葛善良、拱墅区半山垃圾填埋厂保安公司中队长李太业等。”据灌南驻杭州流动党总支书记邵中国介绍,这些优秀务工人员在工作中的良好表现,让用人单位对党支部输送的劳务人员的质量报以更多的信任,不少企业甚至承诺一旦有用工需要便会第一考虑由他们推荐的人选。而同时,这些出色的流动党员,也是党支部促进就业组的骨干力量,他们在朝晖街道劳动保障站的帮助支持下,努力向自己所在单位举荐优秀的同乡务工者。 在积极荐岗的同时,朝晖街道还组建了由社区、辖区单位党员干部,党校教授和广大流动党员骨干力量组成的宣讲团,帮助创业民工提升素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的问题,朝晖街道又成立了由专业律师、法律工作者、具有法律知识的流动党员组成的“灌南县下城区驻杭联合维权站”。据了解,灌南驻杭流动党员党总支管辖的一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大多都在杭州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就业成功率达到95%以上。而近5个月以来,在党总支的帮助下,已有300多名在杭的失业民工通过灌南驻杭流动党员党总支安排了新的就业岗位,其中非灌南籍人员也达百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