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位失业人员实施分类安置,就业岗位在全区范围内调配,家庭困难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兜底,每年80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就业......正是推行了这些含金量很高的举措,2007、2008年上城区连续两年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实现“充分就业社区”全覆盖,全区51个社区均达到充分就业标准。
失业人员享受菜单式服务
失业人员失业的原因千差万别,有的年龄大,有的缺乏技能,有的因工作岗位离家远。上城区在综合分析后,建立了一张失业人员数据库,按照年龄、文化程度、掌握技能状况等对失业人员分为ABCD四种类型安置,让失业帮扶更具针对性。
年纪轻有一定特长和技能的失业人员,经由区就业网和“岗位银行”介绍他们到有岗位需求的地区单位。年纪大并且有一定特长、有创业愿望的,引导他们进入社区邻里服务中心、服务一条街、便民服务站自主创业,为其无偿或低偿提供社区服务用房。年纪大、无特长、也无创业愿望的,通过街道和社区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再向用人单位推荐或安置到市、区公益性岗位就业。那些无就业愿望或无就业能力的,建立健全失业救助体系。
就业岗位全区内自由调配
“过去,每个街道开发的岗位往往优先满足本街道失业人员,南星、望江、紫阳街道大多是老城区或居民区,辖区企业少,岗位信息就少;湖滨、清波、小营地处市中心,辖区单位多,就业岗位需求多,呈现冷热不均现象。”上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管理服务处主任李晟曙说。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尤其要整合就业岗位资源,改变过去画地为牢的状况。上城区在51个社区建立以企业退休人员为主的“银发帮扶队”,一旦企业需要用工,他们第一时间知晓。上城区将这些义务寻岗员搜集来的岗位,加上区财政出钱开发的一批公益性岗位,统一输入区级岗位银行库,在全区范围内调配。小营街道马市街社区的胡秀玲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失业后在清波街道某社区担任了一名物管员,仅清波街道去年就吸纳了55位其他街道的失业人员就业。
困难失业人员养老就医有保障
上城区残疾人不少,过去缴纳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的寥寥,南星街道馒头山社区残疾人占国荣说,大家不是不想交,而是交不起。
为了不让无业残疾人年老后生活再贫困,上城区出台政策,对无业残疾人参加个体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予补贴:低保的无业残疾人,个人所缴纳“两金”,补贴80%;困难的无业残疾人补贴70%;扩面困难的无业残疾人补贴60%;其他生活条件尚可的无业残疾人补贴30%。去年,该区共拿出200多万元,帮助全区840位无业残疾人缴纳了“两金”。
此外,上城区还对困难家庭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给予补贴。其中,持有市级困难家庭救助证或慈善总会救助卡的困难家庭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纳年限10年以上不满15年,医疗保险缴纳年限15年以上不满20年的,按全市平均缴费基数的60%—80%给予补贴,持有低保家庭救助证的补贴80%,持有困难家庭救助证的补贴70%,持有慈善总会救助卡的补贴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