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华现在是这个服务站的站长。而他与顾长红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借助网络成为24小时医生
说起李东华,彭埠镇御道社区的居民几乎没有不认识的。
李东华是安徽人,说起来也算是一名外来创业者。“2002年初我刚来杭州的时候,也像其他外来创业务工人员一样,生活非常艰苦。找到工作后,生活条件才慢慢改善。”深知创业艰辛的李东华,也因此对民工健康问题特别关注起来。2007年7月,李东华担任御道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刚开始,他热情高涨,因为他深知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而且区内还有几万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问题也都落到了他和同事的肩上。“但是,服务站装修一新,可上门求医的民工却寥寥无几”。
这让李东华和他的同事们感到困惑。作过一番调查后,服务站开始试点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便民服务措施,特别是针对外来民工免费发放“便民联系卡”,承诺24小时服务,给上门求医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根据辖区内网吧较多,很多民工下班后经常上网的情况,又在网络上开通了民工医院全科医生网络答疑专帖,建立24小时在线QQ群4个。“很快,帖子的点击率突破万人次,QQ群上患者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我们也及时给予答复。”李东华个人还开通了名为“新赤脚医生”的博客,并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办公室电话。
“这两个号码已经成了24小时热线,电话和短信咨询的患者不计其数”。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号码,给了顾长红第二次生命。
他用爱心温暖了许多患者
2007年11月份,四川籍民工顾长红拨打了热线电话求助,从而获得重生。
顾长红在永康打工,不幸患了白血病。接到求助电话后,李东华在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将顾长红专程从永康接到浙医二院接受治疗,悉心照料。并三次为病人募捐,募得三万余元送到病人手中。经过及时的治疗,顾长红的病情趋于稳定恢复,回到四川老家休养。
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李东华立即想到了在绵阳老家的顾长红,想方设法取得了联系。得知顾长红家里房子倒塌,又急需化疗。李东华在电话里不停地安慰、鼓励对方,随后自掏腰包,拿出省吃俭用的3000元钱汇了过去。直到现在,两人还保持着联系,他们不仅是普通的医生和病人关系,还是挚友关系。
如今,顾长红变得很坚强,在老家和母亲开了个小吃部,积极乐观地生活着。
热线电话的影响力就是大。台州有位李女士初为人母,孩子体质不好,就向李东华请教。“后来一遇到孩子有个伤风感冒,就会打来电话向我咨询。”有一次,李女士还开玩笑说,以后干脆让儿子认李东华做干爹好了。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但在李东华看来,这些事都很平常,他最希望的就是让民工兄弟们能健康生活着。
要把民工医院做好做大
今年32岁的李东华已经从医13年,在彭埠也当了7年的“民工医生”。担任站长后,他更是一心扑在民工的身体健康上。去年4月,李东华被授予江干区第三届 “十佳外来创业青年”的称号,不久前又被评为杭州市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
民工患者来就诊时,在医院免除挂号费的基础上,李东华还根据病人的病情,尽量把处方控制在50元钱以内。他还把300多种常用药品按照进价出售,提供 “民工价”,不赚一分钱,有些药品则拆零出售。“他们没有医保,生活又很艰苦,生了病也是等到扛不住的时候才来看病。所以要开便宜且见效快的药品,这样下次就会尽快来就诊了。”
“但是,辖区内的外来务工者流动性很大,很多健康档案都没有用了。也许上个月还有500多份有效的档案,这个月全部失效也不一定。”李东华望着手上一份份健康档案,有些沉重。但他说,自己还会继续坚持下去,把民工医院做好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