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62岁老人胡莹莹的故事。
“你们来得真巧,昨天来的话,我就在医院照顾老爸呢。”胡莹莹边说边笑,随意地招呼着来访的记者。
推开门,一张挂着皱纹的脸上,已经架上了老花眼镜。可此时的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在凯旋街道庆春门社区这个黑暗老旧的楼道里,给人带来了一丝温暖的光亮。
她的孝,拼凑起来了一个真正的家
不足30平方米的屋子,一眼可以望见全部。
墙上挂着孙女的照片,80多岁的老母亲正坐在阳台门口看电视,老伴还在厨房准备着午饭。“这些年多亏了她。”老母亲最先开了口。在她平静的叙述里,过去40年,这个家的风雨,听起来依然让人唏嘘——
胡莹莹是个孤儿,刚出生一个月,就被现在的父母收养了。
没有血缘关系的这对母女,在胡莹莹20岁的那年,遭受了第一次考验。那一年,母亲突然查出得了癌症。这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年代,无疑就是给这个家判了“死刑”。
那时候,胡莹莹刚刚中学毕业,在大队里干些零散的活。“下班,赶紧做饭,送到医院,给妈妈擦身子,陪她聊天。”胡莹莹的语速很快,说起当时的情景,每天都和“打仗”一样奔波在从艮山门的家和三里亭的医院之间。
“那时候年轻啊,困难也不觉得是困难,每天就想着多承担一点,让爸妈快点好起来。” 为了照顾好母亲,不让母亲三天两头跑医院,胡莹莹还专门去学了打针。同时她还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不断宽慰父亲。
1996年,胡莹莹的母亲因肿瘤复发再次住院。屋漏偏逢连夜雨,她的婆婆手骨骨折,生活不能自理。
自己一个小家,四个老人一个大家。面对一起病倒的老人,胡莹莹干练从容也不免有些局促了——这一边,母亲住院要照顾,那一边,听说富阳骨伤科很好,就带着婆婆赶去求医问药。为了照顾方便,胡莹莹干脆就把婆婆接到自己家住。在只有一室的房子里,婆婆睡大床,胡莹莹和丈夫就在边上一米宽的过道里打了地铺。
那一段日子,胡莹莹的生活表是从每天早上5点开始的。起床,煎中药,把药装到保温瓶里,让婆婆在中午的时候喝。直到有一天中午,因为保温瓶拧得太紧,婆婆怎么都无法打开,就想请邻居帮忙。结果,这一等,婆婆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等到人帮忙。
“我回家后听说这个事,心里就一酸。”从那天以后,胡莹莹每天中午都会赶回家给婆婆喂药。
“我都没法去想当时老人有多无助,我只想着,让老人能每天吃上药,这是最主要的。”慢慢的,母亲和婆婆病情都稳定了,这本是拼凑起来的一家,也变得更加亲密。
她的笑,是温暖了两代的接力棒
一个考验过去了,更大的考验在迎接胡莹莹。
2001年,婆婆突发脑溢血中风不起。当时胡莹莹已经退休,因母亲和婆婆没有劳保,她就打零工补贴家用,一时抽不出时间照顾婆婆。她就出钱请了一个全天候的保姆照顾婆婆。
不久,她的女儿临产,胡莹莹就索性辞掉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婆婆和待产的女儿。很快女儿顺利生产,外孙女现在已经开始上小学了。而婆婆从那时起就在床上躺了5年,直到去世。
婆婆还躺在床上,另一边胡莹莹的父亲因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在2003年住院了。
父亲住院后,所有的工资收入还不够支付父亲的医药费。两位老人的生活重担又落在了胡莹莹的身上,她宁可自己缩减开支也没有委屈两位老人。母亲没有退休金,她的晚年保障一直是胡莹莹的一块心病。从2007年开始,政府开始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养老保险。胡莹莹立刻从自己微薄的储蓄中拿出钱为母亲交了保险金。
从父亲住院起,每隔一天定时去看父亲,已经成为她6年来雷打不动的规矩。“每次去都会带点好吃的,帮他洗洗脸、洗洗脚。”因为父亲的老年痴呆症已经比较严重,有时连胡莹莹也不认识了。在洗脸、洗脚时,有时会无缘无故把盆打翻;有时还会“打”她。
如今她的两个女儿都长大成家,为人妻,为人母。多年的耳濡目染,使得她的两个女儿也对长辈很关心。她们的奶奶在世时,两个女儿就经常帮助胡莹莹照顾卧床的奶奶。而且胡莹莹的两个女儿也十分孝敬外婆。
自从他们参加工作之后,大女儿负责外婆的衣服,小女儿买营养品,一直坚持到现在。考虑到胡莹莹年纪大了,为了减轻她的负担,小女儿还把家搬到了同一社区,并把外婆接到自己家照顾。
现在,有了女儿帮忙,可胡莹莹还是很忙。身为社区街道小组长和退管会的委员,胡莹莹每天忙着家长里短的事情。
“我已经忙惯了啊。” 胡莹莹哈哈一笑。“都是分内事,分内事。”午饭时间快到了,胡莹莹又要开始忙开了。在她看来,照顾老人是分内事,照顾孩子是分内事,帮助邻居也是分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