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4+1”扶贫帮困工程
构筑全方位帮扶救助体系
西湖区灵隐街道办事处
近年来,灵隐街道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覆盖城乡、全民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战略目标和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全国最美丽城区目标要求,大力实施以为老年人送服务、为困难家庭送温暖、为失业人员送培训、为残疾人家庭送岗位和建立扶贫帮困基金为主要内容的“4+1”扶贫帮困工程,为困难群体构筑了全方位的帮扶体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推进“金夕工程”,努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灵隐街道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7795人,其中80岁以上815人。为使社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街道积极推进“金夕工程”,构筑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志愿者服务、文娱服务4大助老服务网络,打造“家门口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圈”。
(一)构筑生活服务网。街道出资近30万,开办东山弄夕阳红老年食堂,受益老年人达到5000多人。同时,积极筹建老年配餐服务中心,实现送餐上门服务全覆盖。
(二)构筑健康服务网。为辖区600余户空巢、独居老人家庭提供电子保姆服务,统一安装援通呼叫器。截止目前,呼叫中心已接收辖区内老年人求助呼叫2111次,求救呼叫597次,紧急情况下帮助老年人呼叫120急救车21次,并成功挽救了6名老年人的生命。
(三)构筑志愿服务网。开展“关注空巢老人——守望工程”活动,组建志愿服务者队伍,与辖区内空巢老年人进行结对服务。目前,街道共有来自高校大学生、社区热心人士以及灵隐街道的机关社区干部的12支志愿者队伍、180名志愿者与老年人结对,为老年人提供了5300人次的服务。
(四)构筑文娱服务网。街道根据不同老年人的需求,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相继成立了老年京剧苑、木兰拳队、太极拳协会等85个文体团队,参与老年人达到2600人。
二、实施“温暖工程”,切实加强困难家庭帮扶救助
为解决辖区162户“四级救助圈”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灵隐街道全力实施“温暖工程”,开展为困难家庭结对送温暖活动,建立健全困难家庭的动态脱困机制。
(一)建立健全四联机制。由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和各科室分别联系一个社区;社区各支部委员分别联系一个楼组;辖区共建单位分别联系一户困难家庭;每个党员分别联系一个困难群众,对困难家庭实行一系列的动态跟踪服务,努力做到“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实现结对帮扶率100%目标。
(二)不断延伸“慈善家园”互助功能。在原有慈善互助家园基础上,街道于西湖区西特超市联合成立了新的慈善互助家园,进一步方便困难家庭购物,并扩大了商品选择范围。同时,街道建立了以社区为单位的志愿者便民服务项目资源库,实现了“慈善家园”由最初提供日常生活物品,到提供就业、医疗、法律、家电维修、家教服务、志愿服务等非物质服务延伸,居民只须拨打志愿者电话,即可享受便民服务。
三、推动“再就业工程”,着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2008年,灵隐街道在西湖区率先试点开展“充分就业街道”创建工作。街道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再就业援助为重点,从四方面着手,推动“再就业工程”深入开展。
(一)健全再就业援助机制。开展就业状况调查,摸清辖区内劳动年龄段城镇居民、大学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状况,建立失业动态监测机制。在开辟“一站式”接待基础上增设“零就业家庭服务”窗口和失业人员职业指导访谈室。完善失业人员联络员制度,访谈制度,空岗联系制度等,形成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推行岗位推荐人奖励制度,对成功安置失业人员并稳定就业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二)深挖岗位、拓宽渠道。与辖区企业建立互动就业信息网络,深度挖掘就业岗位,以“四送服务”为载体,通过举办“保民生,促就业”专场招聘会、就业信息发布栏、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等多渠道、多形式使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月推出岗位720个,失业人员再就业25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0人。
(三)提供有效再就业培训。1-5月街道组织103名失业人员参加了适应性培训和技能培训,有71名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为87名失业人员发放教育培训券,并在培训中做到四个结合:引导性培训与转变观念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实用性相结合、创业培训与“二次就业”相结合、集中办班与发放培训券相结合,切实提升再就业培训实效。
(四)突出分类援助。采取“因人施策,分类援助”的办法。如对零就业家庭适时预警,重点帮扶,实施承诺服务,开设“零就业家庭服务”窗口,只要“零就业家庭”不挑不拣,72小时落实就业岗位。对辖区内大学院校毕业生组织辖区10家楼宇企业及6家见习基地,推出325个岗位,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六进校园”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搭建就业联系桥梁。
四、开展“关爱工程”,积极完善爱心助残体系
灵隐街道现有残疾人395名,街道把残疾人康复、培训、扶贫、就业作为救助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关爱工程”助残活动,落实残疾人就业服务“零遗漏”,目前已实现成功就业帮扶160人,就业帮扶率达到100%,就业率达到96.3%。
(一)开展“五进家门”助残活动。以重度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双残以上家庭的残疾人作为帮扶对象,开展家政服务进家门、康复医疗进家门、文化教育进家门、无障碍设施进家门和心理抚慰进家门。
(二)妥善安置各类残疾人员就业。街道针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认真做好求职登记和推介服务工作,通过举办小型残疾人就业招聘会等形式,鼓励辖区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对行动不便的重度肢体残疾人,大胆探索就业新路,组织残疾人开展网上开店技能培训,实现居家就业。对精残和智残人员,街道投入10余万元,全面整修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基地,购置了视听、康复器材,并组织开展来料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能培训,使残疾人在得到康复锻炼同时也能获得一定收入。
(三)动员爱心帮扶结对。针对无生活自理能力、无就业能力残疾人,街道动员辖区内各界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开展“帮、包、带、扶”活动,为残疾人献爱心、送岗位。目前,已有7名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与物美超市等企业签定帮扶结对协议,由结对企业每月给予一定生活补助,并缴纳三金。
五、建立“扶贫帮困基金”,全面覆盖困难群体
为了确保扶贫帮困工作深入持续开展,全面覆盖各类弱势群体,灵隐街道于2008年5月建立了“扶贫帮困基金”,专门制定《灵隐街道‘帮扶救助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办法》。基金按照“社会参与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以街道范围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社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及个人捐款、其他社会捐赠为资金主要来源,同时街道财政每年给予一定补助。凡户口在灵隐街道辖区范围内的居民,因疾病、残疾、就医、求学、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造成特殊困难的,均可申请帮扶救助资金,救助标准由街道根据困难家庭致困实际情况确定。目前该基金已累计达到60.6万元,并已发放救助资金27.42万元。成为街道困难群体的应急救助基金,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