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善养 杭州居家养老服务15分钟步行圈初步形成
上午9点不到,翠苑一区的助老员陶国萍就要出门了,她要去社区里的老人家中探访。
翠苑一区是个老小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社区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一以上,空巢、独居、孤寡老人有200户左右。陶大姐的工作就是每天上门,关心这些老人的生活起居。
杭州市民政局介绍,杭州市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1年进入老龄社会。面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以及空巢化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民政部门按照“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15分钟步行圈在杭州初步形成。
对特殊孤寡老人
助老员每周至少上门三次
陶大姐是翠苑一区最早的一名助老员。她对小区里186户需要照顾的老人情况心里都有数,包括老人们的身体状况、亲戚关系甚至生活习惯等。我们跟随她走在社区里,几乎每个大伯、大妈都会主动和陶大姐打招呼。
今年98岁的许绿英奶奶,老伴已经过世,四个子女都不在身边,虽然大儿子每天都会来看看,但也是来去匆匆。陶大姐就经常上门,陪许奶奶聊天,许奶奶觉得特别高兴:“她常常来看我,我把她当半个女儿啦。只要她来,我就觉得很开心。”
翠苑一区18幢的陶大伯今年76岁,是个孤寡老人。由于肺部有疾病,每天都需要吸氧,身体比较虚弱。陶大姐说,像陶大伯这样的情况,助老员就需要经常去看望他。平均每周起码去三趟,有时候给大伯搞搞卫生,帮他带点蔬菜,这些都是老人非常需要的。
平时,陶大姐每天要跑10户左右的老人家。身体状况比较好的、子女住得比较近的老人家,她基本上半个月去一趟。而身体差、没人照顾的孤寡独居老人那里,她每周至少去两三趟,偶尔还要帮着老人出门配药。
老年食堂送饭上门
老年之家能上电大
翠苑一区的“温馨苑”是杭州的第一家老年食堂。老年人可以到食堂里吃饭,或者让工作人员或助老员帮忙带饭,送饭到家,非常方便。 我们看了一下这家老年食堂的饭菜安排,一荤两素加汤只要5元。不少老年人表示,这样的搭配符合老年人的口味,既便宜又可口,所以人气一直很旺。
在翠苑一区,有一个“星光老年之家”活动室,平时老人可以相约来打打麻将,看看电影,使用健身器材,或者听一听老年电大的授课,可以说是娱乐、学习、锻炼身体一应俱全。还有一个老年协会,成立几年来,经常组织活动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老年协会会长吴守信告诉我们,每个月,协会都会组织老年人看两场电影,主要是适合老年人的经典影片或越剧。逢年过节,他们组织孤寡、独居老人们聚餐,联络感情。这样的老年协会使社区老年人更有家的感觉。
杭州提前11年进入老龄社会
多措并举推进养老工作发展
翠苑一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模式,只是杭州众多老年人生活的一个缩影。现在在杭州,老年人足不出户,已经可以享受到丰富全面、细致入微、充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截至2011年底,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22.19万人,占总人口的17.53%,老年人口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9.0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61%。与此相应的,空巢老人、失能老人不断增多,全市有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8.25万人,空巢率达60%以上。
近年来,杭州创新制度,养老服务政策不断完善, 在福利机构供地、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公建民营、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多措并举,使养老机构快速发展。但养老机构能够吸收的老年人毕竟有限,依托社区,纵深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尤为关键。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15分钟步行圈在杭州初步形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快速发展,全市共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2000余家,“星光老年之家”3460个,老年食堂730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托老所)172家,依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膳食、日托、娱乐等多方面服务。到今年三季度,各区、县(市)为3.62万余老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养老服务补贴投入3381.66万元。同时,统筹城乡,推进农村养老事业加速发展。
可以想像,未来杭州的老年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将享受到越来越丰富细致的养老服务,真正过上老有善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