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滨江区: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推出“就业货币”制度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04日 浏览量:258 次 来源:杭州日报

拿了这种“货币” 找工作不难啦
滨江区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推出“就业货币”制度

      我之前因为没有技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直处于失业状态,但现在我因为掌握了缝纫技能,已在一家服装企业上班一年多了。这完全得益于政府部门送的就业培训券,让我学到了技能,终于有了吃饭的‘饭碗’。”家住滨江区的郑女士接受采访时语气激动。

      其实,郑女士说所的正是该区推出的“就业货币”制度,通过发放职业介绍券、技能培训券、用工补贴券,组织就业帮扶员队伍的方式,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促进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就业机制。如今,滨江多年来推行的“就业货币”制度,已经成了破解就业难的一道“秘籍”,该区目前已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

      职业介绍券调动社会积极性

     在滨江区,每一位失土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证时,同时还会领到三张“就业货币”——职业介绍券、技能培训券、用工补贴券。其中,职业介绍券的发放始于2003年。失土失业人员每年每人一张,面值80元。任何机构和个人,只要帮助失土失业人员寻找到就业机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就可以凭失土失业人员支付的职业介绍券,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取80元职业介绍奖励费。

      职业介绍券的发放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帮扶的积极性,不管是个人还是中介公司,只要为失业人员成功介绍一个岗位,凭劳动合同就可兑现“职业介绍券”。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从就业困难人员中聘请了9人专职担任“就业帮扶员”。他们不拿工资,只享受职业介绍奖励费。每成功介绍一人,便可通过失土失业人员手中的职业介绍券兑现奖励费。几年来,“就业帮扶员”共帮助1200余名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富余劳动力重新上岗。

      技能培训券让失业人员有了“吃饭”本领

    “技能培训券帮我们这些失业人员解决了培训费用。而且,获得等级证书越高的,补助就越多。”

      一位正在使用技能培训券学习车床技术的周师傅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该区发放的技能培训券面值500-3000元不等。参加初级工培训取得相应培训证书的,可给予500元补贴;参加中级、高级工和技师培训费用在3000元以内的,可按实给予补贴;而参加滨江区紧缺工种培训的,给予全额补贴;对参加各类培训后,在半年内实现就业的,再给予培训补贴的50%作为实现就业奖励。

      就业工作和扶持政策的货币化,调动了失土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如今,滨江区已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以及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等10家用人单位合作,建立了培训、实训和就业基地,提高了失土失业人员的培训层次和就业率。几年来,该区已累计发放技能培训券25500余张,举办数控技术、高配电工、中式烹饪等技能培训班301期,累计培训人员20266人。

      用工补贴券让企业有了更大积极性

      企业用工追求高学历,是失土失业人员就业难的一个因素。发放用工补贴券这一举措,有效地使企业招聘时调整“眼光”,乐于招收失业人员。

      据了解,自2003年起,该区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经录用备案,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满一年的,给予用人单位每人每年4000元的用工补贴,如第二年起继续聘用的,每满一年给予用工补贴每人每年5000元。其中对招用女45周岁及以上、男55周岁及以上,第一年给予用工补贴每人每年5000元,续用的,从第二年起,用工补贴每人每年增加600元。2006年1月起,该区再次扩大用工补贴享受范围,即用人单位招用城镇失业人员的,第一年给予用工补贴每人每年1500元,续用的,从第二年起,给予用工补贴每人每年2000元;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第一年给予用工补贴每人每年1200元,续用的,从第二年起,给予用工补贴每人每年1500元。

      目前,滨江区政府已连续三年对46家招用本区失土失业人员数量大、为就业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区内企业给予奖励,总额达520万元。几年来,区内企业招用本地失土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已达4125人,其中稳定就业率达85%。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